爬蚱的养殖技术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什么医院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

一、生物学特性

爬蚱是蚱蜢中一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若虫,也称蝗蝻。爬蚱在形态上共分为5个龄期。即卵孵化后为若虫,不分性别,活动能力都很微弱,一般蜕皮5次(个别6次),为不完全变态昆虫。前4个龄期是若虫,第5期为成虫。每个若虫期相当于虫卵孵化出后需7—14天进入下一龄期。全生育期需60—80天。根据爬蚱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结合当地气候状况和自然资源特点,在基本无蝗蝻发生或极少数残存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养殖。

1、爬蚱生长的适宜温度:1—5龄若虫适宜温度20—30度之间;成虫适宜温度25—35度之间。

2、爬蚱生长的湿度:1—5龄若虫适宜湿度50—70%;成虫适宜湿度60—80%。

3、爬蚱生长的海拔高度:爬蚱适宜海拔高度在50—80厘米之间。

二、养殖技术

1、场地选择:一般选择在房前屋后,无农药及其他污染源的荒滩、荒坡、旱田、菜园、棉田等处。面积可根据需要而定。

2、建棚作坊:在选好的场地上用木桩或竹桩牵线搭成大棚框架,在框架上覆盖塑料薄膜,棚顶可加盖一些芦席等物,以防日晒雨淋。四周围上草帘或用麦秸泥笆作墙壁,以增强棚内保温。棚内地面要整平夯实,根据棚的大小可建成几个小高畦作为若虫活动场地。若虫活动场内可栽种些蔬菜或散生草,以增加湿度和改善若虫活动环境。另外,在整个养殖期间要经常打扫棚内卫生,及时除去若虫蜕下的皮壳及各种害虫卵块等,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引种孵化:从外地引进的优良品种雌雄成虫产卵后,应及时将卵块移入孵化棚内进行孵化。具体方法是:先将卵块埋入3厘米厚的孵化畦土中,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约经一个月左右便可孵化出第一批若虫。以后每隔7—10天孵化出一批新的若虫。如果引种卵块孵化率在90%以上时即可移入棚内饲养。如果孵化率低,则应继续在孵化棚内进行第二次孵化。直到所有卵块全部孵出为止(一般需2—3次)。

4、若虫管理:从孵化出第一头若虫时起即应注意精心管理,适当增加光照(散射光),经常给若虫喷水以提高湿度,同时每隔一定时间要除去未蜕皮的若虫及各种害虫的卵块等,防止害虫的侵袭。当若虫蜕皮以后还要及时将蜕下的皮除去以免引起自残残杀及传播病害。在若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还应根据不同龄期进行分群饲养以避免相互残杀。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还应根据不同龄期给予适当的饲料和饮水。一般饲料以青菜叶、杂草等为主,同时可加喂一些鱼粉、蛋壳粉、各种昆虫干粉等以增加营养。如果若虫数量过多时可通过捕杀或转场分养的办法进行疏散。如果养殖密度过大而又无法转场时则可采用饥饿的办法进行淘汰(残杀弱小者)。此外在整个若虫的生长发育期间还应注意防止农药中毒及天敌的侵害等。

5、成虫管理:当若虫生长发育到成虫时即完成了最后一次蜕皮(羽化),此时的成虫翅膀已完全展开并能进行飞翔。当发现棚内有成虫出现时即应及时将其收获加工或上市销售以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如果作为种用应立即开始配对交配建立种谱以便以后大批量生产种卵。另外成虫由于个体较大应适当进行转场饲养以便于管理。如果作食用时要经过挑选(选择颜色较深的)后即可上市销售。如果作为加工用的应立即加工处理以便加工成各种规格的干品等上市销售。

三、经济效益分析

爬蚱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干品蛋白质含量高达70%以上,脂肪含量较低(约占干重的10%左右),而且所含脂肪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所组成,适合于广大群众食用。另外由于其氨基酸含量较为平衡,适于人体吸收利用,因此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目前国内外市场价格一直稳定。市场需求:由于爬蚱的营养价值高、口感独特,因此在国内外市场上一直很受欢迎。在购买爬蚱时,应选择无农药残留、无病虫害的产品,以确保食品安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hq/11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