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人间一土鳖,教语文已到九年。古语云“三年小成六年中成九年大成”,始终铭心不敢忘。此前多有戏劝其著书立说者,均以才学浅陋不足为道延迟之。
今日创业三年,教书九年,自觉语文殿堂翱翔已久,实践中新论颇多,对语文、对社会、对自己,都有了相当的认识,方始有了底气。
著书立说,实乃生平幸事,更为人生快事。承蒙诸多友人相助,诸多幸运机缘,始有今日,待书完稿,再行致谢。
欲说语文,先谈学习。学习之事,天差地别始于初心。
有书以来,读书人莫可胜记。因其动机不同更分两支,以此造就了历史长河中正邪对抗、忠奸剧斗的惊心动魄。固然以历史视角观之,无论个人是非成败,终究是浪花淘尽英雄,成败转头空,无甚分别。但以个人视角观之,则人人生命体验不同,不可不慎择明路,远离歧途。
读书人两支却为何?话分两头,先表一支。这一支单求功名,着实是受“书中自有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之影响,以致甘受“十年窗下无人问”,求得“一举成名天下知”。殊不知写出黄金屋理论的宋真宗赵恒原意并非如此,乃劝读书人不必顾虑车宅美人,只须担忧胸无大志不能饱读诗书。无志者断章取义,实为古今之害。这首宋真宗的《劝学诗》摘录在此,供看官品评: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细细读之,实为劝诫有志男儿不必忧心外物,唯恐心志不坚,读书不勤耳。六经果能贯通,岂愿甘为财奴?纳财奴为权臣,岂非自掘坟墓?
后有求取功名者“一举成名天下知”却也不假,只是名副其实之名可当,名不副实之名害人。此一细节不在论中,又误导多少后人。
另一支抱定高洁志趣,从心而发,坚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志,甚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终生抱负。这志趣一支实为国家立教之初心,是砥柱中流之栋梁。若此一支旺盛,则国运昌盛;若此一支衰退,则国势衰微。此国家视角,固然有理。于个人而言,此等志坚受苦,何必?何苦?
正是此一关节,蒙蔽乃至打败了不知多少天赋卓越的人类精英。
志趣与私欲,恰为两支分家的关键路口。人固有私欲,衣食住行皆不可免;人固有求乐之需,寂寞无聊则人生乏味。衣食何来?乐从何来?业余研读经典,典籍间比比皆是此类诘问的精辟答案。
衣食之问,古书曰:君子爱财,取之以道。
造福他人获得报酬,多劳多得。此等有能之人,财富愈多,受惠之人亦多,财多而无患。世人所恨者损人利己之徒,财多则受害之人多,财多祸至,早晚而已。
乐从何来,古书云:知足常乐,助人为乐。
知足者富,助人者贵。富贵在心不在外。虽占有物质却心态贫苦者有之,虽身处高位却尸位素餐不履其责者有之。富态贵气,岂赖外物而生?真富贵,大自在。
想起一位前辈教导:帮助别人,是自己的需要。
知足者肢体有欲,心却平静。助人者心中安详,急人所难又生出许多喜悦。这平静喜悦中,无论思考学习、做人做事、吃饭睡觉,都从容美好。所做事业,创造价值且充满乐趣。至此便产生了物质精神对立统一的结论:造福世人,财富和快乐并存;损人利己,财中藏祸忘乐得忧。
此一关节打通,天赋卓越的未来精英自不会甘为红尘所迷。这关节有一凝练表述源于《易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土鳖课上解释如下:
自强不息赞化育,积德积财两不误。忠厚传家非腐儒,德配其财天地护。
正因如此,才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才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才有“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人若有志,穷通自然淡然。虽穷亦为暂时,富贵则可恒久。
人若无志,穷通多生起伏。穷时多生抱怨,富而骄横不端。
穷不可穷志气,富不可堕志气。
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这志气,实在是学有所成的第一条。
且说如今学子苦于学而不知其益,何由?不以乐趣导之反以利益诱惑之,不以生命热情感染之反以世俗繁华放纵之。志趣尽失而私欲炽盛,学习日苦而迷茫日生,生机衰竭而苦闷难遣,栋梁之才反生蛀虫之心,实为个体生命之憾事。
看官到此,已然明白。这学习一事,过程之高效快乐与否、结果之优劣,全在初心之差别。
看官若要立志,却顿生许多心魔来困扰,此为生命历练,切勿轻易言弃。
常有孩童欲学孙悟空自强不息而捍卫正义者,被世俗人一句“没背景的妖怪才死了,有背景的妖怪都活了”惊得瞠目结舌,遍体透凉。若土鳖在场,则必定诘问:“孙悟空守护的唐僧可被吃掉?真经可曾取回?孙悟空是为了保护唐僧还是杀死妖怪?如此北京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