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51583.html
拼命探索,不计后果,欢迎您收听思考盒子,继续死不了系列。今天,我们要说的是蟑螂。江湖人称打不死的小强。比起前两期节目中的水熊虫和灯塔水母,蟑螂可能没有那么变态抗性,没有那么多外挂一般的技能。但是,他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斗志,遍布世界各地,而且,确实也有许多自己的独门功夫。
先说说,小强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是源于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这里边有一个桥段。周星驰所饰演的唐伯虎把被踩死的蟑螂称作小强。然后就传开了。
其实,这个强字,还真就和虫子有关,强,就是一个弓,一个口,一个虫嘛。《说文解字》中说:强,蚚qi也,蚚,就是大米中的黑色小虫子。也就是说“强”在古代指的是米虫这一类的有着坚硬外骨骼的小虫,后被引申为坚硬的、不屈服的意思。
我们平时说的蟑螂,实际上是整个蜚蠊fěilián目的昆虫,细分的话,有五六千种,但其中只有大约50种是害虫,而真正侵入到我们家里边的只有10种左右,我们平时常见的有亚洲蟑螂,美洲蟑螂,也叫美洲大蠊,德国蟑螂,也叫德国小蠊。而,地鳖也是蟑螂的一种,还可做药给人治病呢。所以,我们真是有点误会他了。
蟑螂的祖先是海底的海蝎、螃蟹等这类的节肢动物,最早来自北非,然后搭着菲尼基人的船旅行到了欧洲,随着人类的文明进程,让原来属于区域性分布的蟑螂跟随着阿拉伯的香料,中国的瓷器,非洲的黑奴扩散到了世界各地,现在在全球都可以发现蟑螂的踪影。
我们看看他到底有多强大呢。以下,我们分几个方面来说。1、蟑螂的历史悠久,在恐龙时代之前他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了。
恐龙时代跨度非常大,距今大约2.5亿年~万年前,在地质学上分为3个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这是地球上爬行类动物统治地球最鼎盛的时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恐龙了,他出现于三叠纪晚期,鼎盛于侏罗纪、白垩纪中期,灭绝于万年前白垩纪晚期,统治地球时间长达约1.6亿年之久,所以中生代也被称为恐龙时代。
而蟑螂的出现更早,根据蜚蠊目的化石显示,在石炭纪中期,大约就是3.2亿年前,蟑螂就已经出现了,所以,他的辈份那是相当高了,所以,他可以拍拍恐龙的头,慈祥地说: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的确,蟑螂们真是亲眼目睹了恐龙的诞生与死亡,也目睹了第一个猿人的直立行走,目睹了金字塔的制造,目睹了无数王朝的更迭,同样,他们也目睹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也许还会目睹人类的灭亡。
而且蟑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形状从3亿多年前到现在,基本上一样,没啥变化,不管是,美国俄亥俄州一个煤矿曾经挖出一块琥珀,里面包裹着3亿年前的蟑螂,还是辽西热河化石群里趴在中华龙鸟身边的蟑螂,或者是山东临朐qu山旺化石群里陪伴着东方祖熊的蟑螂,和现在的蟑螂几乎没啥区别,就是长的大一些,就算是我们这些没有任何古生物知识的人也一眼就有看出来,这TM不是小强吗?
一般来说生物都是处于不断的进化之中,3亿年的时间跨度,大部的物种都变得面目全非了,更是有一些物种由于地壳变迁,环境的变化,不少生命已经绝迹了,但是蟑螂从1.0版本发布到现在,几乎没有做任何调整和变化,如果非要找一点变化,好就是变得小一点了,变成了MINI版了。这就证明它能够很好的适应地球的变化,以不变应万变。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2、再产说蟑螂的运动能力。
我们知道,动物界有,有一类叫两栖动物。就是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生活,最常见的就是各种蛙类,有没有三栖动物呢,同时可以在水中,陆地生存,还有飞行的本领呢。还真有,比如有野鸭、鸬鹚、鹈鹕,海鸥等等,还有很多昆虫也有这样的技能。蟑螂那绝对是三项全能的杰出代表了,平时没事儿就爬着玩玩儿,必要时可以游泳,危机时,也可以,在你的心上,自由地飞翔。
他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五公里,按照身体的比例,这样的速度已经相当快了,就是相当于,每秒种可以跑过50倍身长的距离,按这比例,博尔特的百米速度应该是1秒钟才能赶得上蟑螂,而且奔跑路线极其诡异,各种急停,转弯,掉头,变向,漂移,在崎岖不平的表面照样健步如飞,还可以沿着垂直的墙壁爬行,速度丝毫不会减慢。所以,很多研究仿生学的科学家都把蟑螂作为最佳运动模型,甚至6个轮子的火星车也是从蟑螂身上得到的灵感。
关于游泳,不是他的强项,多数昆虫浮在水面的支撑力来自于水的表面张力,蟑螂很轻,身上有油,脚部有疏水结构。可以借助水的张力浮在水面上,并用脚划短距离的水。
关于蟑螂的飞行,北方家庭中主要是德国小蠊,虽有翅膀但基本不飞。而南方的那些大型的蟑螂则经常飞行,虽然由于翅膀的构造原始,飞行技术不高,但也可轻松地俯冲、爬升和转弯。
还有一种流传的说法,怀孕的蟑螂才会飞。这大概是因为会飞的蟑螂都是成虫,而若虫,也就是昆虫的幼体形态时不会飞,所以,人们以为个大的都是母的、怀孕的。其实蟑螂的飞行和怀孕并无关系。而且有一个反例:一些蜚蠊目地鳖科的昆虫,比如土鳖、说起来也算一类蟑螂,他们反而是雌性无翅,雄性有翅。这样雌性再怎么怀孕也没法飞了。
那么问题来了,蟑螂,当然也包括其实的大多数昆虫,他们为何会表现出如此巨大的力量和灵活性呢。这是由于肌肉的力量是由横截面积决定,就是平方-立方定律。在生物学中,肌肉的截面按二次幂增大,而肌肉的质量却是按三次幂增大。我们可以算一下,体型如果缩小为原来的1/2,表面积就是原来的1/4,体重则变为原来的1/8,所以,同比人类的身材的规模而言,昆虫的肌肉力量非常大了,而且地球的引力对它们的作用也比较弱,它们就能更容易地进行攀爬、飞行,同时不用担心会摔死,因为,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阻力的大小与物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大小有关。越小的物体,他的表面积与所受重力大小的比值越大,也就是阻力越容易和重力达到平衡,从而不致于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大,微小的物体可以在空气中以很小的速度下落,所以蟑螂,蚂蚁之类的,他们落地时速度很小,不致于摔死。当然,有得也有失,同样,单位体积比表面积越大,作用于表面积的水和粘性物质就越强,对它们而言就特别危险了,一旦贴上了就不能自拔,所以我们会用胶来捉蟑螂。
3、关于吃,对于任何一个动物来说,他能吃的东西种类越多,或者说是,他越不挑食,那么他生存的可能性就越大。蟑螂就是什么都吃,衣服,电线,报纸,垃圾、粪便、书籍、皮毛、胶皮,肥皂,油漆,枯叶,皮革,头发,痰液,无所不吃,在缺少食物的时候,他们还会吃同伴的尸体、排泄物,甚至会互吃同类。大吃小,强吃弱,所以,生存力极强,之所以啥都敢吃,因为他们是唯一拥有砂囊的一类昆虫,就是和鸡,还有各种鸟类差不多,吃下去的东西可以放在这里搅拌,磨碎,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如果生活条件太艰苦了,实在是没有吃的了,他们不吃不喝也能硬挺一阵子。实验表明,只要有喝水,美国蟑螂可以活一个月,如果没有食物也没有水,他们仍然可以活3个星期。因为蟑螂是变温动物。这就不必耗费能量来维持体温,需要的食物量,按比例来说,比人类少很多,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这些能量很大一部分都是以热量的形式散失,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我们体温的平衡。稍微介绍一下,变温动物又称冷血动物,在地球上,除了哺乳类和鸟类,其实大部分都是变温动物,他们的体内没有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仅能靠自身行为来调节体热的散发,或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来提高自身的体温。比如蛇会在石头上晒太阳,鱼儿在水中会游到不同的深度,以此来调节体温。
当外界环境的温度升高时,动物的代谢率随之升高,体温也逐渐上升;当外界环境的温度降低时,动物的代谢率也随之降低,体温也逐渐下降。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在外界环境或食物供给情况变化较大的条件下仍能存活。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就可以维持体温和生理机能。食物中得来的能量可以更多的用于生长,所以,冷血动物把食物转化为身体生长的效率比恒温动物要高。
关于蟑螂的食谱,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麻省大学的做出了解答:蟑螂是杂食动物,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吃任何有机物,但通常是只吃死的或不动的东西,不会主动捕食活物。他们很喜欢粘邮票的胶水和胶装书的黏胶,因为传统的胶水是含有动物性蛋白质的。
他们不仅是吃,还瞎霍霍,蟑螂的特点就是边吃、边拉,边爬、走一路,拉一路,把细菌传播的到处都是。他们的抗性还极强,能在肮脏腐臭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蟑螂是食腐动物,就是吃腐烂的变质的东西。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的构造和细胞也不一样,比如一些对人类致命的细菌,未必能感染昆虫。反之的例子也有。比如苏云金杆菌,这对于鳞翅目和双翅目的昆虫是致命的,但对脊椎动物完全无害。因此苏云金杆菌可做为杀虫剂。
除了吃,蟑螂还喜欢喝酒,他们特喜欢吃这类发酵的食物,其实不光是蟑螂,比如蝴蝶、蛾子、花金龟、锹qiāo甲、各种蜂类、蚂蚁等昆虫都喜欢有酒味的食物。在腐烂的水果旁边,常可见到它们的身影。昆虫爱好者常用来引诱昆虫的巴氏诱剂中,很重要的配方就是酒。
4、关于蟑螂的繁殖。有一个段子,说用蟑螂香灭蟑螂后,怎么蟑螂出没得反而更加频繁了呢。答案是,你的家人不见了,你能不着急到处找吗?蟑螂繁殖非常快,雌蟑螂的产卵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她一生只需要交配一到两次就不会再交配了,因为她会存储精子,慢慢使用,之后每个结合的卵块会形成一个卵鞘,类似豆荚结构,而一个雌蟑螂一生会有10~90个卵鞘的产生,根据种类环境的不同一只卵鞘大约会产生10~50只蟑螂。蟑螂的卵被厚厚的卵鞘保护着,一般杀虫剂无法渗入,只能在其孵化后才能灭杀。所以,你踩死了只蟑螂,可能意味着更多蟑螂卵即将长大成螂。
更狠的是,雄蟑螂在去除头部后仍然可以发生交配,延续自己的DNA,只是不知道,当时雌蟑螂是做何感想。
雌蟑螂还有一个过人之处,真是过人之处,如果让他来一个才艺表演,那就是自己生孩子。在雌蟑螂面临生存危险,处于绝境的时候,没法交配,一激眼了,他会选择孤雌生殖,也就是雌蟑螂能独自产下可以孵化的卵,当然这些没有爸爸的小蟑螂也都是雌性的,有点女儿国的感觉,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通过复制自身的DNA进行繁殖。
5、蟑螂没了头部还可以生存九天。也有一种说法是可以活上90天。刚才说了,他掉头之后还能啪啪啪呢,那么活上几天自然也不成问题了。这个我真是没做过实验,不管是没了脑袋后能活多少天吧,反正是可以坚挺很长一段时间,最后的死亡的原因是因为饿死的。这是咋回事呢。这主要是因为蟑螂与人类的循环,呼吸,神经系统都不一样。
我们一个一个说。
所谓的循环系统,简单地说就是身体血液的流动。人类的血液循环是闭合式的,所以有很高的血压,切开动脉血会真的喷射出来,但是蟑螂不会,因为昆虫的血液循环系统是开放式低压循环系统,其整个体腔都是血腔,所有脏器都浸浴在血液中直接和血液产生物质交换,而其养料废物运输则是通过唯一的一部分管状结构,背血管来交换。由于昆虫没有淋巴系统,它的血液又叫“血淋巴”,兼顾血液和淋巴液的作用。他的背血管则负担着类似于心脏的作用,通过收缩使那一点点液体流动。
总之,就是蟑螂没有像人类那样庞大的血管网络,也不需要很高的血压,就能保证血液能到达毛细血管。所以,当你砍掉它们的头,血管的断端会很快收缩,闭合,伤口会很快被堵住,类似于人类的血小板的各种细胞,所以不至于血流不止。
再说呼吸系统。
蟑螂,不像我们人类要靠鼻子和嘴喘气,他们的呼吸是通过气门来调节的,它们身体的每一段上都有一些小孔,可以说全身在上下都是鼻子,而且这些鼻子不需要通过大脑来控制就可以自动完成呼吸,所以,他们的血液也就不用运输氧气了。
再说神经系统方面,脊椎动物主管呼吸和心跳的中枢是脑干,人的脑干位于头的后部,所以脑袋掉了那就死了。蟑螂的神经系统完全不同,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传承了环节动物的梯状神经结构,又称链状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分为中枢和外围2个部分,脑和腹神经索属中枢神经系统,从脑和各神经节伸到身体各部的神经属外围系统。
这种神经系统传承了环节动物的索式神经系统,但是会有明显的愈合节点,也就是原始的“脑结构”,这种愈合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极大的进步。昆虫纲的一般是头胸腹三个部分有神经节点,每一个都相当于一个“大脑”,昆虫主管呼吸的神经在腹部,而且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都很简单,因此不论你横切或者只切掉头部它的神经系统他们都可以保证工作。
还有就是,前面我们说了,蟑螂属于变温动物,不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体温,这意味着它们需要的食物比人类的少得多。它们吃上一餐,就能生存数周。蟑螂有个外号叫“偷油婆”,就是因为蟑螂虽然什么都能吃,但更喜欢油脂了,所以,他们身体含油量极高。这为他后续的生存做好了准备工作。
而且头部去除后,不能再得瑟了,蟑螂会老实呆在那,不会乱跑了,这可以减少体力消耗。在实验室条件下,只要没有遇上掠食者,伤口又没有被细菌或病毒感染,它们就能继续活下去,甚至一个月,直到饿死。
更狠的是,如果一只携带卵囊的雌蟑螂头掉了,它的卵还是会继续孵化的。因为卵从一产出来就已经是成熟的,不用再从母体获取营养。所以,就算你把带卵的雌虫车裂了,五马分尸了,只要卵囊没破,里面的卵就能正常孵化。
6、关于蟑螂的抗辐射能力。这种理论来源于年日本广岛和长崎的那次原子弹爆炸,有报告说,在这两所城市废墟中,唯一的生命迹象只有蟑螂。探索频道团队在德国小蠊身上进行了实验,看看它们究竟能承受多少辐射,结果确认它们的承受能力比人类强得多。把它们暴露在拉德(rads)下,这个强度足以在10分钟内杀死人了,经过一个月,有一半的蟑螂存活下来了,而且是欣欣向荣,荣光焕发,发扬光大,大快人心,欣欣向荣的。第二个实验把辐射量提高到10,个拉德,相当于当年广岛那颗原子弹的爆炸当量,一个月之后10%的蟑螂仍然奇迹般地存在。
其实,这对于虫子来说,这也不算啥,某些蛀虫和它们的卵在48至68拉德下还能正常生长;年,科学家发现,64拉德的辐射才能杀死实验室最常见的果蝇,一种柔茧蜂甚至要18万拉德才能杀死。而我们无敌的小强呢,拉德就干扰了它们的生育能力,10万拉德基本就可以团来蟑螂了。可以看出,蟑螂抗辐射能力确实比人强十几倍,但跟别的昆虫一比,它充其量也就是个“2级Beta水平的变种人”
7,说说用拖鞋拍打蟑螂的事。
除了蟑螂药之外,我们平时更常用的就是拖鞋打击蟑螂了,看到蟑螂,第一反应就是,拿起拖鞋拍他。但往往是很难拍着他,因为小强不仅身体强健,感觉也很灵敏,他配备有一对复眼,和一对单眼。单眼主要是用于夜视,可以感知光线。他最为灵敏的是触觉。他的头上触角,每节触角上都有感觉毛,身后还有一对尾须。只要有些许气流的运动,这些感觉毛就可以感觉的到,所以你想从背后偷袭它们,往往也是徒劳的。它的触角还是良好的化学感受器,不仅可以闻到食物的气息,还可以闻到刚才说的,同类的信息素,用于交流。
当然,如果,你要是面对着一群蟑螂的话,你这么一拍,还是会拍死其中的一个或者是几个的,我们前面把蟑螂说的这么强大,可是这一拍,如果拍的准的话,确实能给他拍死,你可能会说,这也没厉害哪去呀,确实,毕竟,拖鞋的拍打也算是一种降维打击了,高维空间直接向低维跌落,只要接触面足够平,力量足够大,解决一般的单体地球生物应该是没问题的。一般来说,这种动作敏捷,魔法免疫,抗性极强的个体,对于物理攻击的防御就不太突出了,蟑螂如此,之前节目说的水熊虫也是如此。
为了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真的有科学家做过一个用拖鞋拍蟑螂的大型实验。他首先抓了1万多只蟑螂,用拖鞋,一个一个的拍,结果有50多个拍不死。他让这50多个拍不死超级小强交配,繁殖出1万多个。接着用拖鞋又拍,这次有80多只蟑螂拍不死。他又让这80多个拍不死超超级小强交配,繁殖出1万多个。接着用拖鞋又拍,这次有多只蟑螂拍不死。科学家就这样丧心病狂的拍死了小强爷爷,小强儿子,小强孙子,小强曾孙。但是总会有不死的,子子孙孙,无穷愦也,小强的耐拍能力越来越强,拍不死的小强,一代比一代多。拍了他18代之后。活生生的逼着小强进化出了不怕拖鞋拍的功能。科学家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他用拖鞋协助他们进化出来了18级超级赛亚小强。于是他警告世人:千万别用拖鞋拍蟑螂。人类这种愚蠢的行为,会让蟑螂进化出可以防御任何种类鞋子拍打的能力,最终将导致人类的灭亡。我们平时感觉拍死了小强,很多情况下,他那是装死,你以为它死了,然后就傻呵呵的拿纸巾包起来扔进垃圾桶里,等到了晚上它就爬出来垃圾桶,会慢慢爬到你的床上。
另一方面,就算你真的拍死了蟑螂,也不是什么好事,比如,德国小蠊繁殖能力极强,他的卵有序的排列在卵鞘内,卵鞘光滑,坚硬,可以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普通药剂无法渗入卵鞘将卵杀死,条件适宜时即可孵化出幼虫。平均一只雌性德国小蠊的卵鞘中,可孵出40多只小蟑螂。而一对德国小蠊,一年可以繁殖十万只后代!蟑螂的卵,大约只需要15天的时间就能孵化出来。所以,只拍死蟑螂不烧死卵鞘,十几天后就会有数十只小蟑螂出生。
8传染力,蟑螂吃饭时有个坏习惯:边吃、边吐、边拉,因此污染食物,传播多种疾病,比如痢疾、肝炎、肺炎、结核、白喉、猩红热、蛔虫病等。所传播的病原生物有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鼠疫杆菌、大肠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肺结核菌、黄曲霉素,炭疽杆菌及绦虫类、蛔虫类、血吸虫类的卵等等,他们虽然会沾染细菌,但是这些细菌从来不会在他们体内繁殖扩增,他们不生产细菌,只是细菌的搬运工。基本就是一个细菌与病毒的中转站。
德国小蠊还是人类哮喘和过敏的主要诱发因素,可以说,蟑螂是多种传染病的罪魁祸首。
9、有一种说法,一般家庭中,如果发现一只蟑螂,那就意味着,可能存在超过两万只的蟑螂。蟑螂有群居的习性。在一个栖息点上,总是少则几个,多则几十、几百个聚集在一起,这主要是由于信息素的诱集作用。蟑螂的成虫和若虫都能分泌一种叫‘聚集信息素”的东西,它由直肠垫所分泌,可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在蟑螂栖居的地方,经常可以看到它们粪便形成的棕褐色的粪迹斑点,粪迹越多,蟑螂聚集也越多。
这种信息素对于动物们来说,非常重要,这是他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而聚集信息素只是信息素其中的一种,也叫集合信息素。动物依靠分泌物招引同种其他个体前来一起进食,也可以攻击异种对象,从而形成种群聚集。除此之外,还有追踪信息素、报警信息素、疏散信息素、性信息素等等。对于我们人类是否也有信息素,还处于研究之中。我个人感觉,我们平时会有一些怪怪的感觉,或者是冥冥之中的感觉,第六感之类的可能就与信息素有关。比如,进入女生宿舍中,可能会让人感觉阴气很重,虽然也说不太清楚到底啥叫阴气太重,但确实感觉会不太一样,比如,我们喜欢一个人叫一见钟情,再而衰,三而竭,再比如,我们会说某个女生有女人味,某个男人很爷们,当然这里边涉及的因素很多,我想说的是,这些也许都与信息素有关。现有的研究表明,这些感觉都与体内的激素有关,我们的同类可以通过副嗅球、犁鼻器等感受到别人身体的这种变化。当然,进一步的研究仍在继续着。
今天的节目基本就是这样了。希望通过这期节目,我们能对蟑螂有更多,更为公正的了解。下次看到蟑螂时,可以不怕不怕啦。
我们这个死不了系列也就此结束了,之所以会入选小强,因为蟑螂确实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之一,不服不行。但话说回来,它的一些行为其实也是昆虫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只是因为只有它更多的和人类朝夕相处,所以人们才以为只有它才这么强大。其实每个物种为了适应环境,为了生存下来,都有其独特的生存本领。世界如此险恶,没有两把刷子怎么出来混。
每一种生物都是高度精密的生存和繁殖机器,各种物种之间,差别巨大,一些生物具备的性质其它生物就没有,而我们总是以人类的视角来看待,比如说,我们觉得蝙蝠有声呐,狗嗅觉灵敏,有些动物耐热,有些耐寒,都挺厉害的,其实也没有谁比谁就更完美,这一切,或许只是一种人类的臆想,一种拟人化的评判而已。
其实想想我们人类自己,也挺牛逼的。我们是哺乳动物中,罕见的拥有三色视觉的动物。
在长距离奔跑的能力上,我们也表现的不错,有发达的汗腺,极其耐热。我们还擅长投掷。具有特殊的肩部结构,石器时代的人甚至可以靠投掷长矛杀死大象,这样有效的杀伤方式,在大型动物里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
我也是高度的杂食性动物,即使是依靠狩猎采集,这种原始的生存方式,我们仍然走遍全世界,从沙漠到冰原,都能找到吃的。
当然最最重要的,最牛逼的就是。我们的大脑,这个不用说了,这种超级的存在,似乎已经超出了通常意义的,动物的器官的范畴了,
当然也不是我们这一期节目能讲清楚的。对了,还有一条,就是一年到头都处于发情期,这也是其它动物难以比拟的。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了,其实人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他的有限,个人感觉,如果长生不老了,那生命就变得没有意义了,没意思了。小时候玩游戏机,无论是超级玛丽,还是魂斗罗,因为生命的有限,所以十分珍惜,苦练各种技术,手指头都按突鲁皮了。后来,学会了调30人,上上下下左左右右BABA,玩的很开心,感觉有了很多条命了,再后来,有了变态无限条命的版本了,刚玩还过瘾,可以任意挥霍,随便造,反正,有得是命,可是,玩了一阵就不爱玩了。死不了,有什么意思呢,大学时玩暗黑破坏神也是,自己辛辛苦苦的打怪,练级,很是珍惜自己的这个角色。后来,用修改器,或者是直接导入变态的人物,也不掉血,也不掉法,攻击力超强,取大BOSS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但是玩了十分钟就失去了兴趣。
同样,我也觉得,就算我们可以延长生命,到岁,岁,岁,其实意义也不大。我们总会按照一个全社会的普适标准来大致规划自己的人生。我们现在平均寿命就是七八十岁。那么,20岁之前基本就是上学,30岁就是参加工作,结婚,生子。60岁左右就准备退休,多数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度过。如果延长到了岁,那么,就是岁之前,都在上学,岁时工作,结婚,岁时退休,也有可能再延长到岁,然后到岁或者岁就死掉了。数量上延长了,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变化。
行了,就这样吧,最后,我代表思考盒子文化传媒能力有限公司祝大家十一,中秋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