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鸣青松,朝阳东方升,松抖露珠掉,镀上一层红。”
——柏彤
文
何豆豆
去年此时,编剧柏彤经历了一个除气温以外的“寒冬”。上星编剧作品《美人私房菜》在播出十天后突遭撤档,媒体报道纷纷指出原因“收视过低”。怎么可能?这是当时出现在柏彤脑子里的第一反应。一方面,有流量王郑爽和马天宇的出演,戏本身也是非比寻常,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但事情已经出了,满屏的新闻和浙江卫视确已提档了其他剧集的事实告诉柏彤:这个剧,真的被撤下来了。后来,柏彤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她当初的讶异都没了。如果说在选择的两难时站在了勇敢正义的一方,那势必要承担某些惨败的结局。至少,问心无愧。
救火队员
年,《美人私房菜》的出品人严从华找到柏彤,告诉她有个急事儿需要帮忙——改剧本。因为是老友,关系甚好,严从华又是大制片人,柏彤想也没想就说发来看看。给过来的是编剧已完成的八九集的体量,柏彤看后写了一个意见给过去,以为这个“忙”就算帮完了。那个时候,谁也想不到《美人私房菜》会有后来的这一系列变故。看完修改建议后的严从华一个电话打来,告诉柏彤“导演想见你,已经建组了,在大望路飘HOME”。柏彤这才意识到,这个“忙”并没有帮完。见到导演,是从香港“北上”的梁辛全。几个来回,导演斩钉截铁:“就你了。”因为和导演并不熟,严从华也有意让她加入,剧组已经筹建,一切都拖不得,柏彤就这样把生活的根据地从家转移到了飘HOME的一个单间,再后来直接到横店。那个时候柏彤的妈妈在北京,跟着女儿一起入住酒店,感受到了女儿“编剧行业的辗转飘摇”。想起这段经历柏彤调侃说:“别人拖家带口,我是拖妈带狗。”《美人私房菜》是边拍边写的。每天剧组和柏彤同时开工生产,未必一起下工。没有团队一起讨论,没有人在死机的时候给点新思路,柏彤只能靠自己,在不耽误剧组进度的巨大压力下,马不停蹄。每天都要被催稿,对于一个写字的人来说无异于每天被凌迟,痛苦。因为太紧急,几乎都是一次性过,但即便这样也不够每天拍摄的需求,柏彤在熬过一个又一个大夜得空休息会儿时候,心里暗暗想:老严真够意思,这苦活儿累活儿都想着我。
但是白天,当朝阳升起,柏彤仍旧一头扎进自己建造的剧本世界,没有埋怨,苦和累也忘了,完成任务是第一要紧的事。“我干这样的活太多了,有些临危受命,我的外号叫专业救火队员。”
“勇敢”的《美人私房菜》
《美人私房菜》在普遍意义上来讲,不算成功。收视自不必说,制作也被诟病,郑爽马天宇也没能贡献出新鲜惊人的演技,多种因素掺杂起来,这部戏就成了一个反面教材。
这一切都不在柏彤的控制范围内。她唯一知道并确定的,就是《美人私房菜》到最后收官还不错的收视率和网络点击量都是真实有效的,没有任何作假。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导致它“被下架”的诱因。一直以来,国内电视剧收视造假的新闻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各方要的东西不一样,投资人看数据,片方只好做数据。这种环环相扣的利益链让收视率问题一直是造假重灾区,相关规定和举措不在少数,但收效甚微。编剧可能是这其中最微弱的一环。对于收视率的问题,他们没什么发言权,好了,水涨船高身价倍涨;不好,观众除了对演员的吐槽外都会评论一句“这剧写得不行”。所有人都知道收视率有多重要,却又要面对不明真相的观众,编剧往往成了背锅侠。换句话说,《美人私房菜》如果随了大流,可能不至于因为收视率被下架,柏彤也不会在网上看到一片骂来骂去的嘘声。面对这样的事情,很多人可能会滋生出埋怨和不理解,现状如此,何必做那个对抗洪流的牺牲品?但柏彤异常清醒,她始终认为这事做得对,哪怕结局难看。“我心态已经很平和,首先我认为不买收视率这个行为是对的,它是敢于对这件事说‘不’,我就算是暂时受到连累,但是都没有关系,编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是长久职业,暂时的名声和名誉说明不了什么。资本找到你,你是否能驾驭,我觉得还是用实力说话,我不担心这个问题。”
编剧柏彤和男主马天宇
事已至此,大家心知肚明,各自受到的委屈和影响都不一样。作为老朋友,柏彤没去和严从华喝一场“翻篇儿向前看”的酒,她知道老严要比她面对更多:资方、电视台、演员、社会舆论……各个方面的压力。
柏彤是老编剧,严从华也是做了三十多年的制片人,过手作品无数,他们都太了解这个行业了,严从华当然明白不买收视率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但是他是一个很正直的人,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后悔两个字。在那以后他经常皱眉头,这个结果曾经有想到,但现实肯定比他想的还要严重。很多很多。”有时候,朋友是人以群分后的互相理解。
编剧的挣扎与坚持
在成为编剧之前,柏彤做了五年护士,这也为她后来成为职业编剧后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柏彤从不觉得自己会扎在这个救死扶伤的地方做无休止重复的劳动,她与文字的缘分还没开始。柏彤从中央电视台辞职出来,有位朋友在北京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组做导演,当时觉得她很适合栏目剧里一位“女大龄青年被假日本人骗婚”的角色,向她发出邀请。
在此之前没接触过剧本的柏彤,第一次拿到了全是走位和台词的白纸黑字,并且很快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瑕疵,和导演探讨了修改意见。导演显然有点诧异,柏彤对剧本很有想法,到底有什么相关的积累?柏彤没有隐瞒:“我在很多年前就是一位网络写手,网名叫:爱当别论。很可惜当时没有预测到小说、IP会如此火爆,所以没有坚持。当时在论坛很有名气,文章转发量也很高。从小就喜欢写诗、写散文小说,有一定写作基础。”导演二话不说:“我们的栏目组非常缺编剧,你来试试吧。”七月份开始写,八月28日就放映了,柏彤的第一部演员演的剧。从此以后,走上了栏目剧编剧的路。年9月份,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去写电视剧了。人总是对命运的转折点,记得异常清楚。即便那天,不过是生命里一个天气寻常、没有大事发生的寻常日。年下半年,IP热潮风起云涌,茶馆咖啡厅所到之处谈的聊的都是“知识产权”,谁不知道谁土鳖。除了行业里的喧嚣外,编剧柏彤猛然感觉到最近自己的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