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游东北七杨有宏

土鳖游东北(七)

文、图/杨有宏

第七回

赴长春初次识地铁   游净月首度乘轻轨

话说乌鸦一家先后游逛了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太阳岛、东北虎林园和极地海洋馆之后,便也到了孩子开学时间。

次日一早,两个老家伙早早来到学校,想为孩子打早餐,谁知人家已经吃过,不领情。也罢,两个老家伙悻悻然自己去食堂吃了点。然后去参加航天学院的迎新会。迎新会上,辅导员、航院书记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忽悠的人心潮澎湃,很是激动。感觉选择哈工大是这辈子最明智、最正确的一次决定了。

散会后,意识到分别将到,返回公寓的路上,一家三口谁也没有说话,只是闷头往前。来到楼下,小家伙说了句:“你们别上去了,我去拿行李。你们上去我同学们都不自在,云云。”这个时候,其实更想上去,因为那样便可以跟孩子多呆几分钟的。无奈,他已说出,只好在楼下等。不一会,小家伙拎着包,拉着行李箱出来了。

接过行李,只说了句:“回去吧,照顾好自己,好好学习。”扭头便走。原以为她会流泪,会没完没了的叮嘱,这个时候她却一改常态,低着头随我而来,小家伙也有不舍,说了声:“我送你们!”亦步亦趋的跟着,一直出了西门,真正地分手时刻到了。这个时候,我知道:“这孩子真正的要离开我了,并且将会越走越远的,”又重复了刚才的那句话,此时,才觉得心内有那么多的不舍,有那么多的话还要对孩子说,只是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说些什么了,只还是重复了刚才那句话,便拦了出租车:“去最近的地铁站”,车子启动,从后视镜我看到孩子还站在门口,显得那么孤单,那么无助。我同时看到车内的她也在偷偷地抹泪。只是我们心中都清楚:这一步迟早要来的,孩子终究要高飞的。只有彻底离开我们,孩子才会真正地长大,才会在大学集体生活中成长起来,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了出租,看到一所房子一样地建筑,便知是地铁站了。从未乘坐过,也不知如何乘坐。管他呢,先进去再说俩人便拖着行李进去,进去一看,整个电梯空荡荡的,就像被清场了一样,我还开玩笑说地说:“难道我要去乘坐专列吗?”穿过空荡荡的地下通道,来到售票。安检处,看着前边几个保安威风凛凛的站在那里,感觉又是到了机场一样。挨到跟前,问车票咋买。保安随口答了句:过安检,里面有售票的。得了,过了安检,来到售票处,还好,是人工售票。又按照指示,又下了一层,便到了真正的地铁乘车处。才发现有不少人在那里等着。我又像刘姥姥一样,四处打量,仔细观察,看到一显示屏,上面滚动字幕:“一号线,开往哈尔滨西站方向,下次列车时间6分钟后......”才知道这地铁十分钟一趟,真是方便至极。不一会,火车来了,按序进入,才发现这火车真是干净,宽敞,座位也不少,随意找个地方坐下,享受这早就听说,没见过,更没坐过的地铁。享受这城市现代化交通工具,享受这不堵车、不急人的快速运达。这感觉,真好。

看着窗外快随退去的灯箱广告,再看看车内众多的人头,再想到方才来时的场地,我便联想到:“这么快捷的,也不知兰州的地铁啥时候才能建好呢?”又想到以前我们时常埋怨地铁修建的速度太慢,总想着把个地铁,在地下挖个隧道,铺上铁轨,让火车开跑就是了。经过这次经历,我为自己的简单、幼稚、无知感到可笑,因为我发现这地铁,没那么简单,其中牵扯到地上、地下许多工程,比如隧道开挖、线路铺设、电路连接、指挥协调系统的建立,售票服务系统的设置等等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想通这些,也就对已经建了五年却还没有建好投入使用的地铁,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怨言。

正胡思乱想,哈西站到了,出了地铁,直奔取票处,取了网上定好的车票,便在车站静候开车时间。

一如既往的排队、检票、上车,上了车找到自己的座位,将自己扔进座位。哇,真舒服!尽管比家里的沙发窄小一点,但长时间在候车厅硬凳坐着,又经过排队等候。的确使两腿沉重,这个时候这个二等软座,便成了我的龙床了。前面还有个折叠的小桌子,可以房茶杯、水果啥的;将靠背放倒一点,闭上眼睛,让自己彻底舒展一下身体,静静地享受一会。随着火车启动,感觉到后背有力量在推自己,我想,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催背感”吧。看着两旁一望无垠的田地,使我真正明白了为什么称东北味“北大仓”,“中国粮仓”了。路旁的景物移动越来越快,我嘴里叨叨:“这时速,估计200以上了。”只听她说:“前面有显示,你看看多少?”我抬头一看,最前面有个小显示屏,上面鲜红的数字明显显示“304”!我滴乖乖,再快点,估计都能飞起来吧。看着两旁的景物,感受着明显的“催背感”,我忽然想起那位世纪老人在日本访问期间,乘坐新干线时,估计也就是这种感觉吧!记得他当时说了一句:“很舒服,有催人奋进的意思。我这次就是来学习的,以后我们也要发展这种高速铁路。”时隔不到四十年,我们在高铁领域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我想如果老人泉下有知的话,肯定也会欣慰的吧!

一小时二十分钟,便到了长春。真是快捷极了!

抵达长春当天,一如住宿、吃饭,后又随意在街上漫无目的的逛逛,无甚可记,略过不提。

本计划第二天去净月潭公园转转的,谁承想第二天醒来便听到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心中便不由得埋怨起老天。可还是无法改变,雨却毫无停下来的意思,只有待在宾馆,一会儿趴窗户看看,一会儿趴窗户看看,只盼着尽快停下来。快十点时,雨小了,两人决定:出门。

前一晚在手机地图上制定攻略,地图推荐的路线是先乘坐公交,再转乘轻轨,便可抵达。看到轻轨,心中充满了想象和期待,脑海中一遍遍回放着过去老电影或电视剧中,那带着两根大辫子,在大街中轨道上行走的公交车,有戴着礼帽,穿着长长的风衣大氅,戴着手套,手拿文明棍,挽着穿着时髦,黑纱遮脸,貂皮大衣,珠光宝气的夫人上下这种车的情景,所以对“轻轨”,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所以一出门,坐了公交直扑长春站。依然是排队买票、检票、上车,上车后我才发现:是我想多了,想复杂了。因为我发现就是普通火车。与我这里铁路局职工乘坐的那种通勤火车一模一样,并且也是见站就停,真是大失所望。呵呵,其实,这种失落也情有可原,也许轻轨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只是我先入为主的将它按照自己的心思、按照自己的想象将它美化罢了。唉......仔细回想,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往往将一切事物都是按照自己心中的样子去粉饰、去打扮罢了。

就这样来到净月潭公园,没成想雨却又开始下了,并且越来越大。既然已经来了,只好冒雨前行,好在人不多,买了票在大厅坐着等雨小一点。可是看到这雨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样子,只好打开雨伞,冲入雨中。还自嘲我要的就是这个劲,就是要感受一下“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景观。那知进去很大很大,必须得坐观光车。人不多,我恰好坐在司机身边,与司机随意攀谈起来,这样就把司机变成了导游。通过司机介绍,我才知道,这个净月潭,还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为解决长春饮水而修建的;净月潭公园四周环山,几十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植树造林,到现在,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已成长春民众周末、长假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如果天气良好,周边树下、草坪上便会有一家一家的休闲避暑群众,在湖边公路,也会看到或骑车、或徒步环湖的驴友。良好的植被和水土保持,再加上当地民众的环保意识,保证了库区的水质环境。时至今日,水库水质仍然达到二级饮用水标准。本想好好逛逛的,无奈天公不美,直由得司机拉着转一圈,打道回府。无话!

正是:

卓绝奋斗几代人,尝胆卧薪苦经营。

一日千里不是梦,凡人也翻筋头云。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杨有宏,甘肃永登人,喜欢读书,思我所感、写我所悟的牙医。曾有诗文散见于报端。

原创不易 赞赏随意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有没有准分子治疗白癜风的
招聘博客营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jj/1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