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精华凝于鳞茎

白癜风怎么预防 http://m.39.net/pf/a_6442472.html

植物简介

浙贝母(学名:Fritillariathunbergii),多年生草本。鳞茎半球形,直径1.5~6厘米,有2~3片肉质的鳞片。茎单一,直立,圆柱形,高50~80厘米。叶无柄;茎下部的叶对生,罕互生,狭披针形至线形,长6~17厘米,宽6~15毫米;中上部的叶常3~5片轮生,罕互生,叶片较短,先端卷须状。

贝母,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一种大而苦者仅能解毒。并去心用。凡肺经药皆当去心,不独贝母也。以前的历代文献,并未明确分立川贝、浙贝、土贝专条,至明《本草正》始于贝母条后,别立上贝母一条,所指即系本品。

浙贝母的药用

药名】:浙贝母

  :ZHEBEIMU

  :原植物ThunbergFritillaryBulb

  :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

  :清热化痰,散结解毒。

  :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本草正》:"味大苦,性寒。"

  《本草正》:"入手太阴、少阳,足阳明、厥阴。"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

  :土贝母(《本草正》)、象贝(《经验广集》)、浙贝、象贝母(《百草镜》)、大贝母(《本草正义》)

  :浙贝、象贝、大贝、大贝母、元宝贝、苏贝母、象贝母

  :浙贝母:又名大贝母、象贝母、浙贝、大贝、象贝。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地下鳞茎。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苏、湖南等地。多为人工栽培。以鳞茎肥壮、质坚实、干燥、断面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象贝母:又名象贝。为浙贝母中产于浙江象山者。

  元宝贝:为象贝中鳞瓣一面凹入形如元宝状者。品质最优。

  珠贝母:又名珠贝。为象贝中鳞茎完整呈偏圆球形者。品质略次。

  苏贝母:为浙贝母的野生种。其鳞茎较栽培者小。

  :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

  :5~6月采挖,洗净泥土,大小分开,大者摘去心芽,分作2片,呈元宝状,称"元宝贝",小者称"珠贝"。分别置擦笼内,擦去外皮,加石灰拌匀,经过一夜,使石灰渗入,晒干或烘干。

  :药材BulbusFritillariaeThunbergii原植物FritillariaverticillataWilld.Var.ThunberqiiBak.

  :拣去杂质,清水稍浸。捞出,润逐后切厚片,晒干。

贝母相关

贝母们的美丽容颜~~~~~

:出自《药材学》①《神农本草经逢原》:"贝母,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一种大而苦者仅能解毒。并去心用。凡肺经药皆当去心,不独贝母也。"②《百草镜》:"浙贝出象山,俗呼象贝母。皮糙微苦,独颗无瓣,顶圆心斜。入药选圆白而小者佳。"③贝母在《纲目》以前的历代文献,并未明确分立川贝、浙贝、土贝专条,至明《本草正》始于"贝母"条后,别立"上贝母"一条,所指即系本品。清《百草镜》始有"浙贝"之名。但据以前各家所述产地、形态,实已包括本品在内。如宋《本草图经》并有"越州贝母"的附图。参见"川贝母"、"土贝母"条。

  :①元宝贝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片,一面凸出,一面凹入,呈元宝状,瓣长约1.7~4厘米,厚7~17毫米。表面白色,或带淡黄色,被有白色粉末。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齐,白色或淡黄色,富粉性。气微弱,味苦。②珠贝为完整的鳞茎,呈扁圆球形,高1~1.7厘米,直径2~3.5厘米。表面白色,外层两枚鳞叶肥厚,略似肾脏形,中央为2~3枚皱缩的小鳞叶及残茎,内表面里淡黄白色。质地、气味同元宝贝。上述二种药材,均以鳞叶肥厚、表面及断面白色、粉性足者为佳。个较小、表面灰白色、断面中心棕红色者为质次。元宝贝较珠贝为优。主产浙江,安徽、江苏亦产。江苏产者称苏贝母,为浙贝母的野生种,其鳞茎较栽培种为小,直径2~3.5厘米,高1~1.5厘米。药材与珠贝相类。鳞叶上表皮表面观:细胞类多角形、类方型或类长方形,长28-μm,宽24-70μm,垂周壁较平直;角质栓(横切面观角质层稍厚,在表皮细胞垂周壁部位,角质层向内凸出形成角质栓)表面观呈粗颗粒状,排列较密。气孔类圆形或扁圆形,直径46-68μm,副卫细胞3-5个。粉末:类白色。淀粉粒单粒长卵形、广卵形、三角状卵形、卵状椭圆形、贝状圆形、灯泡形或类圆形,边缘较平整,少数较小端尖突,直径5-50(-56)μm,长约至60μm;脐点隐约可见,点状、短缝状、人字状或马蹄状,位于较小端;层纹明显而细密。复粒稀少,由2(-3)分粒组成,大小不一。半复粒稀少,脐点2个。

关于贝母的故事

在我国古代,女子妊娠待产都是一件“大事”,这直接关系到孕妇与胎儿的人身安全。

一天,甄权到一户富贵人家出诊。进门后,他被领到内房居室,他发现这屋子内窗户紧闭,华丽的窗帘包得严严实实,大白天的居然还点着蜡烛。这时,女仆拉开了帷帐,只见雕刻精致的大床上躺着一个脸色苍白的女人,长得甚是标致动人,两眼盈着泪花,眼睑肿黑。古代人在异性间都讲究着“繁琐”的礼仪,比如男女授受不亲,也就是把男女有别啊,所以很多医家在诊脉的时候都是用红线来牵连患者和医生。因此,甄权也是这样悬丝诊脉,在这种达官贵族的家庭里,礼节是看得相当严肃的,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诊脉须臾后,甄权因为是当地享有声誉的名医,所以他才得以上前看了看床上女人的舌象,舌黄苔少。

这时家长自述说:“前些日子,其妻子因为妊娠,胎儿出生时很困难,胞衣不出,当时产婆也没处理好。夫人产后每日茶饭不思,终日惶惶不安,夜里也常哭泣,脖子上也长了一些豆大的东西。”边说着便让家仆解开女人的衣领,甄权在橙黄的烛光下,看到了女人串珠状的赘生物。

这时,甄权再次详细询问了女人生产时的情况,思索了片刻。然后,他又看了看睡在一旁的婴孩,脸色泛黄,嘴唇发红。

便问到:“婴孩可有乳汁喝?”

答曰:“没有,夫人乳难,肿大。”

又曰:“家里有乳娘多名。”

甄权捋顺了胡须,便说:“善!”

女仆人取来笔墨纸砚,甄权写下了方子,便着重吩咐其中一味药要研作末酒服,专治难产及胞衣不出。

家人不解,问道:“这是什么药?”

甄权说:“该药产自江浙一代,为道地药材,磷茎膨大似贝壳大,喜温和凉爽的环境,名叫浙贝母”

家长笑了笑,连连答善。

按方服药后,家长见夫人好转,小孩也有奶水喝了,一家人其乐融融之余,便派人去上门感谢甄权,谁知,甄权已经四处云游,行医救人去了。

浙贝母在浙江的主产地之一江南药镇也成为浙江发展的计划之一啦!

看到这里了,点个在看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jj/40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