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武侠小说免不了要看到“飞花摘叶,运朽为兵”之类的传奇,你要真信的话一般都认为你的心智幼稚,但在中医,寻常之物都可入药却不是问题。
本草纲目“人部”共列人药37种(发、乱发、头垢、耳塞、膝头垢、爪甲等),有人据此非议李时珍口味太重,甚至斥为“糟粕”,其实是对李时珍的误读,因为你没有细看下去,书中是斥其“惨忍邪秽”、“甚哉不仁也”的——不正是李时珍的态度吗?虽然“不仁”,但他并不否认这些确实是药,仍出于文献的备要而记录。内中的奥秘说不定将来的科学能解开,我们还得感谢他的记录呢。
中药材里,最为寻常的,我认为,是五谷。食药同源,记得当年沪上有“以米为药”的张镜老先生,将“米”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堪称一绝。
张镜老,曾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乃全国首届“国医大师”之一一一一沪上,有三大国医,另外两位分别是裘沛然、颜德馨。张敬老以擅长治疗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炎、尿毒症、红斑狼疮,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肾功能衰竭而驰名全国。他,住新华电影院后面的“新式公寓大楼”里,我曾多次上门采访请益。
张镜老那时六十开外,举止儒雅,肤色白皙,神态雍容。某日,一面目姣好的女士求诊,自诉眼干、鼻干、口干、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而且口气腥膻,安静时,自己都能闻到,用桑叶贴大陵穴,又含服白豆蔻、丁香都无效。自己是搞文艺工作的,简直没法出门。
张镜老听了,默然。为之把脉,又看了舌苔,良久,开出处方如下:新大米克,熬粥,日食2次,续方15天。忌食一切荤腥。
患者大奇,我亦是。病人走后,问,口臭乃顽症,丁香、豆蔻都投之罔效,这区区大米能治?药房岂不要开到米店里去了?
张镜老对我抬抬眼皮,慢悠悠地说,妙药就在你家中的米甏里。大米,古人奉为“五谷之长”,性平,无毒,《黄帝内经》认为,能为人体补充强大的能量(谷气),与父母赋予的先天之气同样重要,《本草纲目》、《普济方》、《肘后方》等中医典籍都十分推崇大米的滋阴功能,清代学者赵学敏所撰的《本草纲目拾遗》说“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熟地,乃补血滋阴名药,大米的滋阴功能,竟然超过熟地。世人懵懂,大都以为,其不过是一种粮食罢了。岂知用之得当,实乃一味良药也。
我听了将信将疑。张镜老约好,半个月后再来。第二次见到女子,我奇了。仅仅相隔旬余,不啻换了个人,面色白亮,精神焕发,一见面就诉苦,半个月不吃肉,日子非常难过,所幸心烦失眠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口臭没了,惟小便味道很难闻。
张镜老听了,莞尔,说,身体里的龌龊,总要寻地方跑啊,从口腔释放,肯定不是正常渠道,现在小便难闻,恰恰是废物改道了,下泄是正道。再吃三天粥,就全好了。你,开荤吧,不用来了。
见我挢舌难下,张镜老俟患者一走,便说,这位女同志,阴虚血亏很典型,“虚则实之”,阴虚解决了,血亏也就扭转了,新大米的滋阴补血功能,你见识了吧。体虚之人进补,米汤的补益功效,并不输给昂贵的人参,故有“穷人人参”之美称。当然,若等量视之,米汤之功要比人参弱很多,然而,它可大量服用,而且不像人参,多服易上火,我要她日服克(2两)大米所熬的粥,对一位女同志而言,是很大的量了,但贵在坚持,她做到了。所以,疗效显著。
行文至此,我对“下贱如泥”的大米,不由得刮目相看,便问大米还有什么功效?
张镜老还是抬抬眼皮,轻轻地说,那太多了。我平时收治的病人,以各种胃病居多,如果是比较严重的胃溃疡,我往往建议病人,每天三餐都喝浓稠的米汤,不吃一粒米,连续一个月,一般就明显好转,更多的,甚至痊愈了。为什么呢?因为,胃溃疡有创伤面,如果天天有不易消化的食物从创伤面上经过,这,就好比一条修好的马路总是频频被撕开裂口,缠缠绵绵,愈合难度可想而知。大米通经络,经络一通,凡事好说。
催奶,浓米汤是最好的。它,胜过鲫鱼汤;退小儿高烧,浓米汤的效果,是挂盐水的2倍(但是忌螃蟹、烧烤和糯米食品);浓米汤,调月经,如果女同志肯配合,不吃冷饮和海鲜,往往也效如桴鼓;更奇的是,很多不肯吃米饭的育龄妇女,总是不孕,一旦“多吃米饭,少吃菜”,马上就怀上了——虽然不孕的原因很多,但是赶时髦,不吃饭无疑是不孕的重要原因。
我已经佩服得无话可说了。这甏里的,平庸得不能再平庸的大米,我们常常一不高兴就倾入泔脚,怎么一到名医手里,就成了治病救人良药了呢?世间还有多少被遗弃被糟蹋的异质良才?
张镜老闻说,大米,还能排毒、去湿、清火、止咳、治过敏呢!古时,军中,士卒患疽痈毒疮,或者刀枪箭伤,用“新炊饭”(刚煮熟的大米饭)立刻敷上,不知救活了多少伤员。可惜,现世之人,总是因为它太容易得到,而不把它当回事。仔细想想,它是种子,能够长成茁壮的作物,该有多全面的营养和多旺盛的生命力啊。新鲜的大米,刚熬成粥时,往往是浅浅的碧绿色,《易经》里叫“震色碧”,什么意思呢?震为雷,震卦代表的一类事物特征就是跳动不息,大米先天便具震卦之气,是不是提示着我们,碧色的东西,不就是意味着新生和活力吗?!
张镜老离开我们已经好多年了。犹记得当年他送我出门,信口谈到苏东坡对大米的热爱:“夜甚饥,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
我,至今,仍为当初对大米的无知而汗颜。
附录几段文字:
催奶,浓米汤是最好的。它,胜过鲫鱼汤;退小儿高烧,浓米汤的效果,是挂盐水的2倍(但是忌螃蟹、烧烤和糯米食品);浓米汤,调月经,如果女同志肯配合,不吃冷饮和海鲜,往往也效如桴鼓
乃传一祖传方,云:其儿子3岁时,误将1壶开水弄翻,导致从肩至肘深度烫伤,用下药等分研末,外撒,只要流水即撒药粉,结果很快痊愈,未留任何瘢痕。作者观其子,上肢与正常皮肤并无二样。因方有奇效,录于此,供读君备用。
[组成]地榆炭、寒水石、黄柏、大黄各等量。
蜂房——治疗乳腺增生有特效
蜂房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马蜂窝。马蜂又名大黄蜂,其巢就为露蜂房,露蜂房呈圆盘状或不规则的扁块状,有的呈莲蓬状,或重叠形似宝塔。大小不一,呈灰白色或灰褐色。腹面有许多整齐有序的六角形小孔,孔径大小不等,象莲房一般。背面有一个或数个黑色凸出硬柱。体轻,似纸质,捏之不碎,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其主要成分为蜂蜡和树脂。现代药理研究,露蜂房的醇、醚及丙酮浸出物有凝血、强心和短暂降压及利尿作用。其性味甘、平、有小毒。一般内服煎汤,每次2.5~4.5克。或烧存性研末。外用调敷或煎水熏洗。
露蜂房具祛风攻毒之功。治惊痫、乳痈、疔毒、瘰疬,风痹、瘾疹瘙痒、痔漏,风火牙痛、头癣、蜂螫肿痛。如牙肿痛,口腔溃疡可用露蜂房9克煎汤漱口。治蜂螫肿痛,用露蜂房末、猪膏和敷之。临床报道:应用露蜂房治疗急性乳腺炎及手术后伤口感染、疖痈、烫伤、蜂窝组织炎等,均有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在治疗乳腺病时还有突出的散结止痛效果,我在临床上常用于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病症上。
我曾治疗一例45岁的妇女乳腺增生,两侧外上限各有一个鸽子蛋大小的包块,西医钼靶检查为乳腺小叶增生,吃中成药乳癖消三月效果不明显,时有胀痛,情绪郁闷,害怕转移成乳腺癌,求治于中医,刻诊:包块如上所述,左脉浮滑,右脉浮濡,舌淡苔薄白,饮食二便基本正常。中医辩证:肝郁脾虚。疏肝理气,散结化瘀。
处方:柴胡10g、香附12g、青皮10g、川芎10g、枳壳12g、赤芍12g、甘草10g、浙贝母12g、生牡蛎30g、炒僵蚕10g、露蜂房10g、海藻15g、郁金12g、莪术12g、白芥子15g、大蜈蚣3条、清水全蝎3g、公英15g。7副后包块变软略增大,20副后缩小三分之一,30副后缩小三分之二,45副药后,痊愈。其中七副药后病人反馈已经不再胀痛,病人甚喜,要求继续服药治疗。
此病的治疗,其中很重要的一味药就是露蜂房。我在多年治疗乳腺包块的病时,体会到有此药时治疗病程就快,不添此药时效果就差。方中其它药可以增减,唯独此药不能减去。由此可见此药是治疗乳腺肿瘤包块的要药。
露蜂房除了上述这个突出的作用外,老中医陈胜威还用于治疗过敏性感冒咳嗽(风咳),效果较好。小儿咳嗽家长均很头疼,上医院则多用输液疗法。而支气管炎引起哮喘的患儿,医院多采用激素加平喘药静点。因为年年冬季天气一变风寒袭来,小儿多以寒凉诱发支气管炎或喘息型支气管炎,常多日不愈,一犯就用地塞米松。久而久之一些小孩开始发胖,到了十几岁有些成为“胖墩”体重超常,其罪魁祸首就是过多的应用了激素类药。其小儿支气管炎,中医称咳嗽,多因风寒束肺而引起,风咳伊始,若能及时应用蜂房粉口服1-2克,则能立刻达到消炎止咳之功效。蜂房攻毒杀虫,虽然有小毒,但经炮制后并无毒,小儿一次口服1—2克安全可靠,一般风寒咳嗽用1-3天均能治愈。露蜂房性温、味甘、口服无异味,对吃药困难的小儿可用炒蜂房粉1–2克炒鸡蛋服之,甚为方便,特别对周岁以下小儿行之有效。露蜂房不仅对支气管炎咳嗽有效,对咽喉炎、慢性咽炎也有相疗效。成人支气管炎每次2克,每日2次,也有速效止咳的效果。
附:临床应用
1.治急性乳腺炎:取露蜂房剪碎置于铁锅中,以文火焙至焦取出,碾为极细粉末,每次3g,用温黄酒冲服,每4小时1次,3天为1个疗程。1疗程后未痊愈者,可再服1个疗程。重症者配合局部毛巾热敷。若已有化脓倾向者本法无效,应考虑手术治疗。[中医杂志,,(11):]
2.治龋齿痛:
①取露蜂房放于适量纯乙醇中,点火燃烧,待露蜂房烧成黑灰,用指头沾灰涂于患牙。一般4-5分钟痛止。[新中医,,(12):51]
②露蜂房20g,煎浓汁含漱口,几次即愈。[四川中医,,(6):31]
③露蜂房40g,白蒺藜20g,谷精草30g,焦栀子15g,生甘草6g。随证加减,水煎服。如牙痛剧烈,急用蜂房或蜂房蒂1块咬嚼,勿吞其渣,止痛速效。[四川中医,,(12):45]
3.治鼻炎:取露蜂房如核桃大,放口中慢慢咀嚼,至鼻塞缓解为生效时间,继续咀嚼15分钟,吐出其残渣为1次量。鼻粘膜炎症及鼻变态反应病,每日咀嚼1-2次;鼻旁窦炎每日3-4次,7天为1个疗程。[新医药研究,,(2):43]
4.治产后缺乳:取露蜂房1个(约lOg,以枣树上的为佳),入豆腐g,丝瓜lOg,加水适量煎煮。食豆腐喝汤,每日2次,3天为1个疗程。[新中医,,(3):9]
5.治痈肿疮毒:取露蜂房(炒至焦黄研末)粉20g,猪胆汁(加1倍水煮沸凉后待用)液30ml混合,再加凡士林30g调成软膏。将药膏抹在敷料上贴患处,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赤脚医生杂志,,(3):21]
6.治痢疾:用露蜂房每次2g,研末冲服,每日4次,小儿减半。[陕西新医药,,(11):51]
7.治脓疱疮:露蜂房6g,龙胆草5g,苦参lOg,枯矾3g,共研细末,加黄豆8粒炒黑研粉,用香油调成糊剂敷于患处,每日换药2次。[山东中医杂志,,9(3):48]
8.治化脓后组织坏死:露蜂房炭、生大黄、姜黄、蜈蚣、五倍子各lOg,花椒3g,枯矾3g,冰片Sg。共研细末,用时以蜂蜜调涂患处。每日1次,干则茶水润之。[中医杂志,,(1):21]
9.治肛门湿疹:露蜂房、苦参、白藓皮、蛇床子各30g,大黄、白芷、紫草各15g,五倍子12g,花椒lOg。上药用冷水浸泡20分钟,煎煮取汁约0ml,倒入盆中,加入冰片、芒硝各6g拌均匀,待药液转温后坐浴2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上海中医药杂志,,(9):21]
10.治早泄:露蜂房、白芷各lOg,烘干研末,醋调成面团状,临睡前敷神阙穴上,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浙江中医杂志,,(2):86]
11.治尖锐湿疣:露蜂房、板蓝根、苦参、生香附、木贼草各g,加水0ml,煎煮1小时,滤药液约ml,再兑入陈醋ml,即成疣灵搽剂。用药前,常规消毒患处及周围组织,然后用棉签蘸疣灵搽剂涂于尖锐湿疣上,每日3-5次,2周为1个疗程。[江苏中医,,(2):22]
12.治梅核气:露蜂房80g,鸡内金40g,研细末,蜂蜜g,溶黄蜡g,制丸(3g/丸),每日3次,每服3丸,空腹服。上方1剂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1个疗程即愈。如不愈,隔2天后继续用第2个疗程。用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之品。[湖北中医杂志,,(2):21]
13.治肺癌:①蛇泡簕30g,老鼠簕30g,铁包金30g,川红花30g,白茅根30g,入地金牛30g,土鳖虫12g,赤芍15g,桃仁15g,露蜂房6g,蜈蚣10条。每日1剂,12碗水煎至2碗,分4次服。,[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4(3):55]
②半支莲50g,露蜂房25g,白花蛇舌草50g,山豆根15g,山慈姑25g,紫花地丁30g,薏苡米50g,海藻30g,昆布30g。水煎服三,每日1剂,分次口服。[辽宁中医杂志,,(5):31]
14.治乳腺癌:八角金盘、露蜂房各12g,山慈姑、石见穿、预知子、皂角刺各30g,黄芪、丹参、赤芍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同时用雄姜散撒于膏药上外敷患处。[浙江中医杂志,,22(9):39]
15.治食管癌:瓜蒌、浙贝母、清半夏、橘红各30g,半支莲、蚤休、白术各20g,生薏苡仁、露蜂房、砂仁、酒大黄各lOg,黄连6g,胆南星、旋覆花各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治疗食管癌痰湿凝结型12例,取得满足疗效。[辽宁中医杂志,,(5):23]
16.治胃癌:党参30g(或人参lOg),茯苓、清半夏、陈皮各15g,白术、露蜂房、全蝎各lOg,黄芪、料姜石各60g,瓦楞子30g,蜈蚣2条。气阴两虚者加麦门冬、石斛、天花粉等,易党参为沙参,气虚血瘀者加丹参、土贝母、生薏苡仁等;气虚血瘀者加丹参、红花、桃仁、土鳖虫等。每日1剂,水煎分次服。[陕西中医,,11(11):]
17.治大肠癌:牡蛎30g,夏枯草15g,海藻、昆布、玄参、花粉、露蜂房各9g,浙贝母、川棟子、贯众炭各6g,白花蛇舌草30g,蜀羊泉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主治晚期直肠癌。[新中医,,(3):50]
18.治甲状腺肿痛:野菊花、夏枯草、海藻各24g,牡蛎、白花蛇舌草各30g,淮山药15g,露蜂房、南沙参各12g。上药制成糖浆ml,分7天服完。[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4(2):5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