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王健林的实体财富增速下滑,“两马”之间的竞争一触即发。这不腾讯前脚刚发布自己年首季财报,马云后脚也发布财报把腾讯的风头给压下去了。
首先让我们来对比下两家大公司的财报数据:
▼腾讯财报
腾讯一季度营收.52亿元,同比增长55%。盈利.72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网络游戏收入.11亿元人民币,社交网络收入为.97亿元人民币,剩下的是腾讯其他服务收入。
▼阿里财报
阿里首季收入.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创自IPO以来最高季度收入增幅。其中核心电商业务收入.70亿元人民币。
其实从马云给出的财报来看:阿里首季度收入超过八成来自核心电商业务,强劲的业绩代表了核心业务的实力,也直接证明,阿里运营决策的正确性。
而马化腾给出的财报显示:马化腾有46%的收入来自于网络游戏,社交网络仅占24.8%。以社交著称的腾讯,网络游戏却成了主要营收渠道。虽然这和马化腾最初的意志有出入,但从数据上来看,腾讯的成绩依然优异。
至于谁优谁劣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财报比拼告了一段落,但“两马”之间的争斗却才开始。
昨天腾讯发布财报之后,股价开始暴涨,这使得腾讯市值超过了2.5万亿港元,而马化腾的持股比例为8.82%,这意味着马化腾现在的身价超过了亿元,相当于亿美元。
这比马云的亿美元高出了10亿美元,也就是马化腾正式成为了中国首富。
没有李彦宏的海归经历,不像马云宣扬那样“不懂互联网”,更缺乏张朝阳的表演欲,技术出身的“土鳖”马化腾,在年被《时代》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人之一。马化腾说:“在资本市场上,我是一个企业家;在技术领域,我是一个工程师。”他更喜欢后者的角色,测试公司的产品是他最大的爱好。
马化腾,出生于年10月,潮汕人,但自小在海南长大。年,13岁的马化腾随父母定居深圳,此时的马化腾在读初中二年级。
在深圳这座中国最年轻的城市里,马化腾度过了少年时代和大学时光。从深圳中学到深圳大学,马化腾一直在感受着改革开放最有活力的深圳所传递出来的激情与勃发。
马化腾曾迷恋过天文学,也曾有过成为一个伟大的天文学家的梦想。一本关于马化腾的传记曾提到,马化腾因为热爱电脑而放弃了自己的天文爱好,并引用了马化腾的一句话:“毕竟天文太遥远了。”而实际情况是,即便是创办腾讯之后,马化腾也依然保持着对天文学的爱好。
与大部分草根互联网创业者相比,马化腾的家庭背景并不普通,甚至可以说有点显赫。马化腾的父亲马陈术是南下干部,曾担任交通部海南八所港务局会计、副局长等职,后任深圳市航运总公司计财部经理、总经理,深圳市盐田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年被选为盐田港上市公司的董事,现已退休。
马陈术是潮汕人,是李嘉诚的乡党,所服务的盐田港又是李嘉诚最喜欢的业务形态之一,加上第一次给腾讯做风险投资的机构中出现过香港盈科的身影,因此很多人都在猜测马化腾的父亲与李嘉诚之间是不是有很多交往,而这种交往必定会给马化腾很多帮助。
然而,这些都只是猜测,马陈术对儿子最直接的帮助主要是在腾讯公司早期开着奔驰前来给儿子做账,而间接的帮助可能是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运营方面的经验传承。
据腾讯公司员工介绍,虽然马化腾家庭富裕,但其创业资本更多是来自自己的积累。有传马化腾的启动资金来自于炒股,传说他曾经有过把10万元炒成70万元的手笔。对这些说法,马化腾没有正面回应,但马化腾承认自己曾经靠开发股霸卡发过一笔小财,并借此进入资本市场,获取资本原始积累,这里必定就有马化腾父亲—上市公司高管的言传身教了。
马化腾和李嘉诚一样,都是潮汕人。他们都信奉潮汕人的诸多价值观,比如他们都信奉“商者无域”的道理,认可“不熟不做”的规则。比如追求“稳健中求发展”的李嘉诚,热爱在周末时驾船出海,虽然他说自己“不会去太远的地方”。
曾有业界人士认为,马化腾身上最“潮汕”的一点是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以生意为导向,而与官场等主流力量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可以理解为他如此低调的原因。
曾有人让李嘉诚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人生,李嘉诚的回答是“建立自我,追求无我”。这八个字在同为潮汕人的马化腾心中分量也很重。至少其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作风与李嘉诚的“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是相通的。
年9月6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在李嘉诚之前发言的,就是这位小他四十多岁的潮汕同乡马化腾。当年的潮汕小子,如今已成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的领导人。
马化腾给公司起名为腾讯,也是意味深长。一方面,马化腾的名字里有个“腾”字,公司和自己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腾”也有腾飞、发达的意思。后缀为“讯”,更多是因为老东家润讯对马化腾的影响。
此时,距离年那五个深圳大学毕业的小伙子创立一家名叫“腾讯”的公司,已经有整整二十年的时间。这二十年里,腾讯早已经不是那个从ICQ聊天软件中脱胎而生的即时通讯软件(IM)公司,但马化腾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他依然一张娃娃脸,每天抽掉一包烟,发型无多大改变,身材也和十年前一致。无论是最开始领导十余人的团队,还是如今掌控一个多人的公司,马化腾依然爱做技术甚于管理,腾讯的员工一直喊他“Pony”。
没有李彦宏的海归经历,不像马云宣扬“不懂互联网”,更缺乏张朝阳的表演欲,技术出身的“土鳖”马化腾,很少接受媒体采访。长相书生气、五官端正的他更不爱拍照,公司公关部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也都是他几年前为了给媒体刊发特地拍的。外界对他知之甚少,公司内外对他的一致评价为“低调”。
这种低调,是一把双刃剑。
刘晓松和马化腾是多年的老朋友,在腾讯创办之前,马化腾曾经是慧多网深圳站站长。“那时我就听说了,后来我们在某个场合认识了,他说话并不多,我对他最深的印象是,他的技术很好。”刘晓松回忆道。刘晓松对互联网一直有着浓厚兴趣,他早年退学清华,南下深圳创立SP公司华动飞天,淘到第一桶金,在业内小有名气。后来,刘成为腾讯的天使投资人,是第一个投资腾讯的人。
年早期,创办不久的腾讯QQ用户激增,但腾讯的收入却为零。不善推销的马化腾迟迟得不到风险投资家的青睐,他每天都面临服务器要不断升级的支出,一边却没有足够的资金维续。公司全部的近十个员工,紧张到没有时间概念,睡觉的时候满脑子都是技术上的事。“现在想起来,那一段时间就是黎明前的黑暗。”马化腾回忆道。
“那是腾讯最困难的时期,原因在于没能找到盈利模式。”评价起当时的窘境,刘晓松笑着说,“如果要说腾讯有什么不足,我认为,马化腾应该找个像马云这样的人帮他推销公司。”
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是腾讯最大的问题。“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年2月,腾讯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即腾讯“QQ”,受到用户欢迎,注册人数疯长,很短时间内就增加到几万人。人数增加就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公司都不堪重负。“我们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PC机,放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房里面,然后把程序偷偷放到别人的服务器里面运行。”
“那时候觉得养不起就卖掉吧,”马化腾提起当时情形很庆幸地笑了:“但是在卖QQ时我们碰到了麻烦。我跟许多ICP(内容提供商)谈,他们都要求独家买断。”这让本想靠QQ软件多卖几家公司赚钱的马化腾非常犹豫。最悬的是当时与深圳电信数据局的谈判,对方准备出60万元,马化腾坚持要卖万元,始终谈不拢,只好告吹。
软件卖不掉,但用户增长却很快,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抵押贷款的;与国内投资商谈,对方关心的大多是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和其他固定资产。年下半年,从美国到中国,互联网开始“发烧”,受昔日老网友海外融资的启发,马化腾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QQ万美元,分别占公司20%的股份。QQ发展到1万用户时,这笔钱还没用完。”
有了这笔资金,公司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当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马化腾回忆当时情景,还喜不自禁。
腾讯经过一个很重要的赔偿官司,即,当时名叫OICQ寻呼机,在-年左右,OICQ抢了很多ICQ很多的用户群,尤其是中国大陆,同时注册了得了白癜风能治好吗北京治疗白癜风费一般是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