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回家后,翻开新闻,不经意间看到一则消息:
说到狂犬病,其实很多人不陌生,小裴出门诊的时候经常也有人来问我是否需要打狗针(狂犬疫苗)。很多人都知道这病非常凶险,不过这病到底是咋回事呢?
狂犬病又叫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的传染病。这就是狂犬病毒本尊:
狂犬病毒大小约为75纳米~纳米,是单链RNA,如果这东西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就会被杀掉,所以我们不会在空气中收到这种病毒的传染。
狂犬病虽然名字中带犬,但是不仅仅和狗相关,文章中的被猫抓了以后疑似狂犬病的案例,就是一个证明,其实不光是猫狗,包括猪、牛、马等家畜,还有蝙蝠、浣熊、狐狸、狼等等都可能成为狂犬病毒的传染源。
狂犬病毒可以人传人吗?一般不会,因为人唾液中病毒含量极低,所以几乎不会人传人。被上述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后,病毒通过唾液传播至伤口进行而对人体进行感染,被动物舔伤口也可以发生感染。
如果你被一只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之后的患病率是多少呢?大概是15~20%,和咬伤的部位,伤口的深浅等相关。
狂犬病毒是怎么引起我们身体发病的呢?
最初的几天,狂犬病毒先在伤口周围少量的繁殖,几天后适应环境,马上开始对人体最近的末梢神经发起进攻!
这个时候我们的表现就是低热,倦怠,头痛,恶心,以及全身不适,有点像感冒的症状,不过对外界的刺激比如声音,光,风等刺激较平常人敏感,多数人的伤口也会出现蚁行感。
随后病毒沿着末梢神经逐渐往中枢神经处扩展,沿着神经系统开始进入人体的中枢系统——大脑,主要侵犯的是脑干、小脑等部位。
这个时候病人的感觉是高度兴奋,恐惧不安,出现害怕水,怕风,哪怕是别人说到水,都可能引起患者的恐惧,体温也可能有升高,同时常常出现流口水增多,多汗,心率快的表现。
然后病毒再沿着中枢系统反过来向其他器官及系统扩散,包括呼吸系统,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系统等。
我们的表现就是肌肉痉挛停止,全身松弛性瘫痪,患者情绪趋于安静,但是很快昏迷,最终呼吸衰竭。
从发病到死亡,通常不超过6天。一般的潜伏期绝大多数都在半年之内,当然有报道说潜伏20多年的,这个概率小于1%。
被狗咬了咋办呢?主要做的就是伤口预防感染处理,要尽快用肥皂水,或者洁尔灭等彻底冲洗伤口至少半小时,一定要把可能留在体内的动物口水洗出去,然后用碘酒或者75°酒精擦伤口,伤口一般不包扎。
然后,就赶紧到周医院去接种狂犬疫苗,通常是接种5次,这点防疫站均会有说明的,孕妇也是可以打疫苗的。
虽然很多人说被狗咬了也不一定会发生狂犬病并拒绝接种疫苗,但是作为一个医生,还是强烈建议,只要被狗咬过的人,除非可以百分百确定狗狗不携带狂犬病毒,还是要去打狂犬疫苗的好。
因为,狂犬病的死亡率:接近%
所以说治疗方面,如果你周围有人得了狂犬病,医院,通常会告诉你:无药可救。既然无药可救,是不是该篇要以重以预防为主,而到此结束了呢?
小裴中医师告诉你,中医或许可以一试!
我大学的时候就读过一篇医案,是我院名教授治疗狂犬病的一个病例,所用的方子是伤寒论里面的下瘀血汤。
乍一听这个名字似乎和狂犬病无关,但是传统中医学里面有一个说法,淤血若在上,则其人喜忘,瘀血在下,其人如狂。医圣张仲景说:“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下血乃愈。”
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这个人淤血在上焦,通常会比较容易忘事;如果淤血在下焦,则这个人容易发狂。发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精神方面不正常,容易狂躁。我们结合狂犬病的症状,兴奋,烦躁,害怕水,声音,还有风,这恰恰是因为病毒伤害了神经系统而出现的精神活动异常的表现,所以这个下瘀血汤可以改善甚至治疗这种症状。
下瘀血汤出自《伤寒论》,有大黄、桃仁和土鳖虫,一般我们给予的方剂为:大黄15g,生桃仁7个,土鳖虫7个。用水煎煮30分钟后服用。
若有条件,还可以增加一味药物:炙斑蝥,5只,烘干后打成粉,用黄酒半斤,蜂蜜50g混合后同下瘀血汤一同服用。
这种治疗方式是小裴中医师看过的几种治疗方式中感觉比较靠谱的,所以在此分享出来,或许还有一线希望,虽然小裴中医师本人没有亲自治疗过狂犬病,还是分享一下这个老专家根据传统医书所治疗成功的方案,毕竟现代医学对于已经感染狂犬病毒没有特效办法,可以尝试此方案。不过这套方案的缺点是:炙斑蝥一般的药店是买不到的。
当然医集记载还有其他治疗狂犬病的配方,因为方剂都比较特殊,所以不在此分享了。
当然,围绕狂犬病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我们要了解的,希望大家面对狂犬病的防治要有科学的态度,不要慌张,正确处理,近年来我国的狂犬病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不过还是不要放松警惕,切记不要存在侥幸心理!看到小奶狗的时候不要仅想到可爱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