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又有金不换等别名。以根及根茎入药。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
大黄是我国的四大中药之一,又名火参、金木、破门、绵纹等。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已久,始载于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因其色黄,故名。大黄性味苦寒,药性峻烈,素有“将军”之称。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千金方》称大黄为锦文大黄;《吴普本草》称大黄为黄良;李当之《药录》称其为将军;而《中药材手册》则称之为川军。藏语叫“君木扎”。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化淤,清利湿热的功能。广泛用于治大便秘结、痈肿、疔疮、目赤肿痛、痄腮、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淤血经闭、产后腹痛、跌打损伤、湿热泄痢、黄疸、水肿、中风痰迷等,有荡涤胃肠,推陈致新,安和五脏之功。
大黄乃大名鼎鼎的攻下药,其性苦寒,集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活血化瘀、止血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尤以药性峻猛、荡涤胃肠积滞而著称,有“将军”之名。
千古佳话姚僧垣是南北朝时期梁代名医,曾在宫中任太医令。他医术高超,精于药性。他因熟识大黄之功过而治愈两任皇帝之事,成了千古佳话。
大同十一年(公元年),梁武帝萧衍因病发热,寝食不安。朝中群臣竞相献方,皇帝听信一御医诊断,欲服大黄以泻热。姚僧垣诊察后断然否定,认为“至尊年事已高,脏腑皆虚,虽有积热,亦不可轻用峻泻之药,恐伤正气”。梁武帝自恃略懂医理,颇不以为然。姚僧垣力谏曰:“皇上岂不闻当朝名医陶弘景之言,‘大黄,将军之号,当取其峻快也。’依臣之见,至尊之疾,只宜缓图,万不可轻投峻下之剂。”梁武帝闻之不悦,诏令姚僧垣退下。没想当夜,姚僧垣就被急召入宫救驾。原来,梁武帝服用大黄后,热势不仅未退,反致昏瞀,心悸气短。姚僧垣即用温和之法,取平补之药,敛苦寒所伤之阳气,连进数剂,果使梁武帝热退神爽,渐趋安康。
承圣元年,梁元帝萧绎继位。一次,梁元帝腹中痞满,胀痛不已,不思饮食,于是召众医商议治疗之方。众医皆以先帝服大黄致病重为诫,认为梁元帝至尊至贵,不可轻率,宜用平和之剂,使脏腑渐得宣通。姚僧垣诊后云:“脉洪大而坚实,应指有力,加之膳食不进,胃脘痛满,此腹中宿食积滞不化所致,非用大黄荡涤攻下,推陈致新不可。”于是姚僧垣力排众议用大黄。梁元帝听从了姚僧垣之言,服药后果然宿食大下,痞满胀痛之疾随之消失。
1.积滞便秘
大黄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泄热,故实热便秘尤为适宜。常与芒硝、厚朴、枳实配伍,以增强泻下攻积之力,为急下之剂,用治阳明腑实证,如大承气汤;若大黄用量较轻,与麻仁、杏仁、蜂蜜等润肠药同用,则泻下力缓和,方如麻子仁丸。若里实热结而正气虚者,当与补虚药配伍,以攻补兼施,标本并顾。如热结而气血不足者,配人参、当归等药,方如黄龙汤;如热结津伤者,配麦冬、生地、玄参等,方如增液承气汤;若脾阳不足,冷积便秘,须与附子、干姜等配伍,如温脾汤。
2.血热吐衄,目赤咽肿
大黄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常与黄连、黄芩同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如泻心汤。现代临床单用大黄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若与黄芩、栀子等药同用,还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证,如凉膈散。
3.热毒疮疡,烧烫伤
大黄内服外用均可。内服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治热毒痈肿疔疮,常与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同用;治疗肠痈腹痛,可与牡丹皮、桃仁、芒硝等同用,如大黄牡丹汤。本品外用能泻火解毒,凉血消肿,治热毒痈肿疔疖,如用治乳痈,可与粉草共研末,酒熬成膏的金黄散;用治口疮糜烂,多与枯矾等份为末擦患处。治烧烫伤,可单用粉,或配地榆粉,用麻油调敷患处。
4.瘀血证
大黄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热,为治疗瘀血证的常用药物。治妇女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者,常与桃仁、土鳖虫等同用,如下瘀血汤;治妇女瘀血经闭,可与桃核、桂枝等配伍,如桃核承气汤;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与当归、红花、穿山甲等同用,如复元活血汤。
5.湿热痢疾、黄疸、淋证
大黄具有泻下通便,导湿热外出之功,故可用治湿热蕴结之证。如治肠道湿热积滞的痢疾,单用一味大黄即可见效,或与黄连、黄芩、白芍等同用;治湿热黄疸,常配茵陈、栀子,如茵陈蒿汤;治湿热淋证者,常配木通、车前子、栀子等,如八正散。
此外,大黄可“破痰实”,通脏腑,降湿浊,用于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卧,大便秘结者,如礞石滚痰丸。
煎服,5~15g;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外用适量。
本品为峻烈攻下之品,易伤正气,如非实证,不宜妄用;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其性沉降,且善活血祛瘀,故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
生大黄泻下力强,久煎则泻下力减弱。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宜用于瘀血证。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
功效: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疽,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扑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禁忌:脾胃虚寒、气血虚弱、阴疽、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慎服,孕妇禁服
藏臻淘宝旗舰店:shop.taobao.长春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