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不畏死的美味

鲁迅先生曾经在《今春的两种感想》中说到:“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壳坚螯利,横行霸道,一副大将军相,敢吃第一口的人确实让人钦佩。

我第一次吃皮皮虾时就曾想到,这些家伙们长得也不善,比陆上的大蜈蚣长相还恶,第一个敢吃它的人也得横下心来。

后来出差到福建吃了一次鲎。我猛地一看着实吓了一跳,那家伙怎么长得那个样子?活像放大若干倍的黑土鳖,鲎的味道我早已忘了,但却牢牢记住了它那奇形怪状的模样。

联想起第一次吃甲鱼吃蝎子的人也好生了得。我曾经目睹过活吃醋蝎,确实“惨”不忍睹。把活灵灵的蝎子用竹夹子夹起来放进醋碗里,待活蝎子在醋碗里不再挣扎时,提起尚还微微蠕动的蝎子直放口中大嚼,说那滋味绝了。看得我毛骨悚然,几欲掩面。

一位朋友从台湾归来,让我猜猜他此行何事难忘?我猜是日月潭的风光?是高山姑娘的舞蹈?是台北高雄的繁华?还是台湾朋友的乡情?他都神秘地微笑摇头。他说,错矣!真正刻骨铭心的是生吃大蜘蛛。那可是一种生活在巴西热带雨林中的大蜘蛛,天啊!你肯定没见过,毛茸茸的蜘蛛腿赛过最大号的羊绒线。放在盘子上端到你面前,你能清楚地看到它的八条粗腿还在伸张活动,似乎在向食客表示它还健康地活着。主人生吞活蜘蛛是带有示范性的,吃完以后带着一种幸福、骄傲、胜利者的姿态望着大家,见满桌子的人无不胆战心惊,只好又重新拿起一只大蜘蛛生吞一次,而且边吃边讲,边吃边解释,边吃边安慰,一连生吞活嚼了三只。朋友盛情不可违,礼节不能不顾,无奈之中,只得眼一闭心一横,拿出上刀山下火海的决心。

我的朋友告诉我,如果不是在台湾,他一定当场背诵一段略加修改的毛主席语录: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吃一只活蜘蛛吗?怎么样?我问他。他形象地比划着说趴在马桶上差一点把苦胆吐出来,两天没吃一口饭,不是不饿,是没有一点食欲,一想到那可怕的毛茸茸的东西爬过我的口腔,滑过我的食道,我就只剩下一种欲望——呕吐!说真话,台湾之行已经过去了半年多了,现在我最怕见的就是蜘蛛一类的东西。和蜘蛛相比,老虎、狮子、豺狼、鳄鱼都那么可爱,一点都不可怕。前几天我和同事买东西,不经意间竟然一眼看见了一只毛茸茸的大蜘蛛,那是一只玩具,生动地匍匐着,仿佛在窥视什么,我突然像被电流击中,再也控制不住,抱着肚子蹲下身来。同事们都问我怎么了,为什么脸上的肌肉突然痉挛扭曲成一团,我说可能是心绞痛,其实我是让那个玩具大蜘蛛吓的。

广东人在吃上堪称勇士,有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跑的除了汽车,水里游的除了轮船统吃的壮称。所以我推测,凡第一个尝鲜的不论是吃螃蟹、蛇、耗子、穿山甲、还是吃土鳖、蚂蚁、肉蛆什么的,十有八九恐怕都是广东人。

据说广东人有一道菜叫“活吃猴脑”,是把一只活猴子带来,夹紧在一张特制的餐桌中间的圆洞里,侍者把猴头上的毛几刀剃尽,露出青白的头皮,猴子吓得拼命挣扎拼命嚎叫,侍者用一把特制的尖锤子几下敲开猴子的脑盖骨,让食客们用匙舀那白花花热乎乎的脑浆享受。第一个吃活猴脑的人是不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我不敢妄言,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他一定是一名屠夫,而且是杀过人的刽子手,尝过人血蘸馒头的人。

在兰州军区当兵的一位朋友曾几次和死神较过劲,在朋友圈子里有“西北狼”之称,是个传奇式的人物。用他的话说除了死孩子没啃过,连子弹也试着想嚼出滋味来。

那次为了庆祝他晋级,朋友们相聚,有一道菜叫奶油肉蛹,顾名思义,一片白白的奶油中蠕动着一层粉红色的肉蛹,满桌高朋尚未伸匙,他却三步并两步直跑进卫生间吐得翻天覆地,待喘过气来才呻吟着说,我见不得那些小虫虫。后来得知,他确实天不怕地不怕极而言之宰个人都不眨眼皮,但就忌见那些毛毛虫一类的昆虫,一见就从心底犯恶心打哆嗦。朋友们幽默地说,倒退几十年你要是被敌人抓住了,老虎凳、辣椒水都能扛得住,中美合作所的四十八套大刑都敢让伺候,如果抓一把小虫虫放在你肚上爬你还不吓得“屈吓成招”了?没想到他认真地眨眨眼,严肃了一阵说,那还真没准!

第一个人吃螃蟹确实需要勇气,但后人吃螃蟹却只需要福气,大可不必畏首畏尾的。像西红柿又称番茄,据说第一个食它的人是为自杀,那年月世人都以为红红的番茄剧毒,见血封喉,但从那人开始吃第一口,后人从此把西红柿列为食品,今天再也没人会因怕毒死而不敢吃西红柿了。

河豚不同,因其剧毒,其毒致命,每吃一次河豚都可能被剧毒毒死,每吃一次河豚也都有可能死在嘴上。第一个吃螃蟹的赌的是勇,而是吃河豚的赌的是命。我想第一个吃河豚的人肯定被毒死了,其使人不畏死后因食河豚而丧命的也不在少数,但河豚的味道之鲜美并没有因为有人食之而亡就没人再吃。我敢肯定像屎壳郎一类的昆虫也有人吃过,只不过不香,虽然食之无恙,因之不香就不再有人吃了。而河豚太香了,味道太美了,它的诱惑力太大了,死亦何惜?什么美味能,唯河豚也!

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一种食物能让人们心甘情愿地拿生命作代价为的一吃。据说每年河豚正肥时,日本国食客就如鲫鱼过江不惜千里迢迢从日本赶到中国来专吃那一口。据说日本食客行前都要立下遗嘱,以免真的不幸被河豚毒死惹出麻烦。日本人生性最狡猾,能被一种鱼香吸引到连命都不要了,足见河豚的魅力。

中国人也有意思,西晋时候有一位名叫张翰的在洛阳为官,秋风起时令他想起了家乡的鲈鱼和莼菜,竟辞官归故里,为饱一口福,也着实难得。以味美令人拼死的是河豚,令人辞官的是鲈鱼。张翰不辞官回家乡吃鲈鱼,后人可能没人会知道此公,而他重口鲜轻做官,留下了“莼鲈之思”,连辛弃疾也在登建康赏心亭时留下了:“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季鹰就是张翰,苏州人氏,也正是产河豚的地方,不知道张季鹰吃过河豚没有?他为吃家乡的鲈鱼和莼菜舍得官印换,弃官为民做个逍遥公、美食家,不知他敢不敢为美食拼死尝鲜?而苏轼苏东坡敢。

宋代吴曾《能改斋慢录》记载:东坡在资善堂中盛赞河豚之美。李原明问其味道如何?苏东坡答曰:值得一死!苏东坡是美食家,他的“东坡肘子”传千年而不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能是最早的荔枝广告。苏东坡愿为之一死的事恐怕不多,一生颠沛流离,几经坎坷,几经迫害,都活得有滋有味,从不言死,而品味河豚却甘愿冒死,可见河豚之精之美。他写过一首《惠崇春江晓歌》:“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后人都纷纷赞扬说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写得如何真,如何妙,如何贴切!其实,老先生是望春至而等河豚!肥时好下箸。

正是在“蒌蒿满地芦芽短”时,我也充当了一回神仙,我的朋友是江苏如皋市人,他告诉我离他家不甚远在长江边上有一名店,做鱼宴甚有名,其中最“亮”的就是清炖河豚。清炖河豚讲究的是在清明前十天后十天,过此佳期,虽仍为江中河豚,但味道差之远矣。因为清明前后河豚最毒,因此味道也最鲜最美。

江南的清明,春寒刚褪,暑热未至,金灿灿的油菜花铺天盖地,一条粼粼发光的翡翠玉带镶嵌其中,那就是远望中的长江。那老店依江而建,隔窗望江,江流滔滔,人在其中,如坐舟中。观江南之春、长江之景,对我这个长期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无疑也是道开胃菜。

河豚终于端上来。打开青花瓷的汤钵盖,一股鲜香气冲钵而出。汤是奶白色的,似淡似浓,似白似清,河豚在中,藏头落尾。大厨向我们拱手示礼,先自盛一匙鱼汤并不谦让,徐徐饮下,又从中切割一块鱼肉放在托盘中,众目睽睽之下,细嚼慢咽,然后才一一介绍这桌上的每一道菜,用的是长江中的哪一种鱼,做这道菜都有什么规矩,吃这道菜有什么讲究。最后大厨看看挂在餐厅的表说,时间已到,证明我们做的河豚不会毒人,请诸位放心慢食。我才知道,庖人用心良苦,拼死是人家拼死。

尝头一口鱼汤,果然鲜!汤香随津走,满口的鲜香直落腹腔,你会感到鲜美的鱼香又徐徐从口中溢出。肉细腻滑嫩,又让人感到细细又筋道,嚼起来满口生津,味香四溢。朋友告诉我,讲肉细,河豚不及长江中的刀鱼,但河豚肉吃到嘴里细而不绵,细而不化。庖人云,河豚之美是集天上飞的禽,地上跑的兽之精美于一体。这时候才领悟苏轼老先生当年为何停箸而言说值得一死!

多少天后,和朋友说起在长江边上吃河豚时仍感到余香满口,回味无穷。朋友们也真有心,终于在北京找到了一家会做河豚的店,盛情邀请之下,我又吃了一回河豚,朋友兴致很高地问我:莼鲈之思,季鹰归未?我只好坦城相告:淮南为橘,淮北为枳。

那个时候,那种味道,那种感觉,好象已经离得很久远了,什么时候能再找到依江尝鲜的感觉?

餐后语:自古死于食鱼的“大人物”当属公元前年的吴王僚,他也因食鱼而成就了战国五大刺客之一的专诸。吴王僚不是死于“拼死吃河豚”,被鱼毒而亡,而是死于“好那口儿”。因为他特别喜好吃鱼,让他兄弟光看见了篡夺政权的机会,不惜请名厨做鱼,请吴王僚尝鲜。吴王僚挡不住这美味的诱惑,甘愿为吃冒生命危险,拼死吃脍鱼。虽然他把警卫部队从皇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门,甚至“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偕持长铍。”这就是司马迁描绘的现场,为吃一顿鱼,不惜动用多少警力!但专诸是专业刺客,视千军万马如同浮云。他把铸就的“鱼肠剑”放在做好的鲜鱼的肚子里端上去。吴王僚闻鱼香几乎情不可捺,但不防被专诸从鱼腹中抽出鱼肠剑直刺王僚,《史记》·《刺客列传》中说,“王僚立死”。鱼没吃上,却被颠覆了政权,篡夺了王位,死于非命。

史书上似无记载被鱼毒死的。

有一友人,曾因拼死吃河豚中毒,其毒大焉,请北京,上海名医会诊,终无良策,河豚的天然毒太厉害,虽挽回一命,却从此変为植物人,不知其何想?不知其何悔?

拼死吃河豚吃了就吃了吧,尝也尝到了,人间之快事,食色性也!以后别吃了!

白头翁新作《闲话帝王》,还原帝王真实,正视历史事件。京东、当当均有售。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是购书链接。

这是漂亮的实物图↓

白头翁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大概需要多少钱
北方乌发口服液能不能治脸部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zy/29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