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土鳖虫 >> 土鳖虫供求 >> 峪口村

峪口村

峪口村

一、基本概况

峪口村位于下昔沟口,东距北武当山15公里,北距县城18公里,南距吕梁市区28公里。周边村庄有安上、南村、石板梁、花家坡、圪针湾。国道南北穿过,是峪松旅游公路的起点。北川河与下昔河(也称峪口南河)在此交汇。东南面对海拔米的看天疙瘩,东北背靠海拔米的石虎山,西临海拔米的宝泉寺山,三山环抱、三川相连,故名峪口村。该村建于唐代,居民依山就崖挖土窑洞居住,从东到西居住在戏楼沟、黄草峁沟、瓦窑沟、红沟、成家沟、油房沟、杏村沟、宫院沟、后阳坡崖底、前阳坡崖底,再往北依次为渠家沟、红眼沟、宋家湾、春树沟。明代之后逐步形成峪口街、峪口后坪、西官道三片住宅区。峪口街从西官道至后阳坡崖底,西官道与街交叉的十字路口曾建有四眼楼(年拆毁),街道两旁多是砖木结构平房的小商铺。据资料记载,年前有28家“字号”商铺,主要为药铺、当铺、酒坊、饭店、百货店、粮店等。较早的有温万珍父亲温守印开的“义合兴”药铺,较有名的字号有“聚兴公”绸缎铺、“裕隆号”麻栈、“三和茂”酒坊等。峪口街是峪口村最繁华的区域,除有集贸市场外,还有富裕人家的三合院、四合院、二进院、三进院,多是砖、瓦、木结构的明清建筑;峪口后坪是名符其实的农村,村民多数居住在山梁下的土窑洞內,梁上梁下都是耕地。年冬,由18户农户组成 个初级农业合作社-----“王安书农业生产合作社”,年由几个初级社合并成立高级社,社长王安书,支部书记成国宪。年后,成立生产大队,峪口大队分为14个生产小队,实行劳力、土地、牲畜、农具四固定,对社员实行基本粮、工分粮相结合的口粮分配办法。年冬天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开放以来,峪口村发生了四大变化:一是95%以上村民住房由土窑洞变为砖混平房;二是街市扩展至国道以西、下昔河北岸;三是交通工具由过去的二轱辘则车到胶皮车、自行车、摩托车,到年全村拥有66辆小轿车。四是村里街巷都已硬化并安装了路灯,国道西侧建起了人民广场和老干部活动场所,下昔河畔建有滨河公园。

截止目前,全村人口人,户数户;耕地面积亩,除亩山坡地外,水地分布在三坪,即“南坪”、“西坪”、“后坪”。三坪地势平坦。水渠充足灌溉条件好。能机械作业,是本村高产田。

本村村民生产以种植、养殖、运输,外出打工经商为主。

年畜禽存栏鸡只,猪只,羊只,牛头。农用三轮车32辆,大型车辆16辆,客运车3辆,小型轿车66辆,小型三轮车、摩托车辆,电动车基本普及,网络通讯全部覆盖。

峪口村共有59个姓氏。其中:张姓、王姓、李姓最多,占全村人口39%。还有刘、任、薛姓占全村22.4%,其余杂姓占38.6%。

二、教育卫生

教育发展

民国时期,方山县 所两级小学校(-)。

校址在方山城北。方山县第二所两级小学校(-)校址在圪洞镇班庄村。方山县第三所两级小学校在峪口镇真武庙。后又由三校合为方山民族革命小学(-),后又新办了峪口高小(-),校长:张文元(河庄)、郭名旺(吉家庄),-年又变为峪口小学,校长为李子玉(临县)、崔茂贵(南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峪口小学又成为方山县第二完小(校长:赵日昌)。-峪口完小校长有:闫正卿、赵日昌、张炳玉、任秀元、高世光、贺嘉旺、高仲英。

年9月至年8月办过农业中学,校长为高世光、高培贵。

年改为峪口七年制学校,又改为峪口九年制学校。历任校长为:高世光、孙学亮、刘生亮、高生长。

年恢复方山建制后各公社以片设中心校,配中心校长一名。峪口片历任校长为:王成智,贾五则,吴爱平等。

年峪口农业中学更名为“方山农大”,开设兽医专业,有专业教师5名,校长为:薛志亮。

年5月投资万,村委在集体菜园划出13亩地转过峪口小学。迁到新建校后,历任校长为:吴爱平、段秀连、陈吉平、贾旭兰、高桂林、任雨成。当时的峪口小学有两层教学楼,24个教师办公室,教职工44个,学生多人。方山四中前身是由峪口九年制学校,过去一直占用宮宇旧庙。从年6月15日搬入新校址,命名为方山县第四中学你,于年至年在原校址对面,峪口后街南河北路建新校园,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

二本以上大学生

姓名

性别

就读学校

学历

毕业时间

王明

武汉大学

博士

.6

张雪花

西安交通大学

博士

.6

薛海龙

天津大学

硕士研究生

.6

薛跃

天津大学

硕士研究生

.7

薛海丽

北京林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

.7

闫维维

山西大学

研究生

.6

李娜

四川大学

研究生

.7

薛腾

天津大学

研究生

在读

张利珍

太谷农大

本科

.6

阎亚文

河北邯郸工程大学

本科

.6

任丽

雁北师院

本科

.7

刘彦丹

山西医科大学

本科

.6

李燕红

山西大同大学

本科

.6

薛进

湖南大学

本科

.7

任良

长安大学

本科

.6

王海金

山西大同大学

本科

.7

高建军

河北工程大学

本科

.6

薛江龙

国防科技大学

本科

.6

王小静

成都大学

本科

.7

张娟

陕西长安大学

本科

.6

任娟娟

北京文化艺术学校

本科

.7

任伟

黑龙江农垦大

本科

.6

温慧云

运城学院

本科

.6

白星星

大同大学

本科

.7

刘婷婷

运城学院

本科

.6

李文龙

重庆大学

本科

.7

肖斌

天津师范大学

本科

肖婷

太原科技学院

本科

薛贝贝

山西太原师范学院

本科

.6

任旭东

方山电大

本科

.6

刘彦山

忻州师范学院

本科

.6

车亚辉

重庆科技大学

本科

郝婧

长春理工大学

本科

郝倩

山西大学

本科

李婷婷

忻州师范学院

本科

.6

张海亮

中国矿业大学

本科

.6

吕晓婷

山西财经大学

本科

.7

李苗苗

大连艺术学院

本科

.7

车亚宏

西南政法大学

本科

在读

薛营营

吕梁学院

本科

在读

王静

吕梁学院

本科

在读

梁凤

晋中学院

本科

在读

常日东

山西大学

本科

在读

王云峰

太原中北大学

本科

在读

王文席

太原中北大学

本科

在读

刘艺璇

山西工业大学

本科

在读

刘艺琼

沈阳航空航天学院

本科

在读

刘云辉

安徽建筑大学

本科

在读

张宇杰

西安科技大学

本科

在读

刘晋阳

山西大学

本科

在读

刘书宇

山西传媒学院

本科

在读

薛娇

山西晋中学院

本科

在读

张宇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本科

在读

薛亚伟

太原学院

本科

在读

薛亚丽

大同大学

本科

在读

赵姣姣

太原师范学院

本科

在读

李果

西南民族大学

本科

在读

李晓雪

山西农业大学

本科

在读

薛志强

河北工程大学

本科

在读

薛文倩

福建师范大学

本科

在读

李文丽

运城学院

本科

在读

钟雄

陕西渭南中铁十二局学校

本科

在读

李婧

沈阳工业大学

本科

在读

李黄河

辽宁师范大学

本科

在读

任义

太原中北信息商务学院

本科

在读

李宇花

山西运城学院汉语文学

本科

在读

白鹏

厦门大学机电工程

本科

在读

白涛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化学系

本科

在读

白萌

中南大学软件工程

本科

在读

车文学

太原科技大学交通工程

本科

在读

张燕燕

大同学校工程管理系

本科

在读

张龙龙

吉林长春大学

本科

在读

张凯

太原大学计算机

本科

在读

张鹏

太原工程大学(工程与材料)

本科

在读

李孟乔

山西运城学院

本科

在读

苏凯

山西财经大学

本科

在读

李锱

山西医科大学

本科

在读

常晶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本科

在读

常玮

西安体育大学

本科

在读

薛太芳

湖南大学

本科

在读

李志伟

南昌大学

本科

在读

常昊

山西财经大学

本科

在读

李丹阳

哈尔滨商业大学

本科

在读

卫生发展

(1)药店

晚清至民国时期有清乾隆年间开业的“永顺和”、孝义赵林俊的“义和新”,河北武安顾金喜的“天德堂”;年开业郭生植的西药铺,李茂清的中西药铺。年“永顺和”“天德堂”“义和新”三家合资办诊疗所名为“新华药房”。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先后有崔翻连、张月意、李四秀、赵平则、李四马、李铁栓、韩大仁、王其龙、李旦旦、李四旦等人开设。

(2)行医大夫

峪口解放以来,峪口街行医大夫有:薛棠花、刘希汉、王尚仁、李茂清、田瑞芝、段裕广、韩吉善、崔茂森、郭生秧、武二小。

(3)峪口卫生院(——)

职工总数38人,卫技人员21人、医生7人、护士6人、医技人员4人。

(4)峪口卫生所

在保健站的基础上发展成现在的3个卫生所,年建 卫生所,所长王其龙,年建第二卫生所,所长王海全,年建第三卫生所,所长苏其明。

三、峪口村历任村干部

支书

主任

姓名

任职时间

姓名

任职时间

赵德甫

——

李廷才

——

李月明

——

李德保

——

王安书

——

李海记

——

常玉林

——

李海记

——

曹乃顺

——

李廷才

——

牛香保

——

李克有

——

薛江

——

牛香保

——

李廷才

——

李金兆

——

刘前顺

——

李金兆

——

刘香保

——

曹根补

——

牛香保

——

李金兆

——

李元则

——

曹根补

——

曹润平

——

曹根补

——

刘香保

——

曹根补

——

崔林兆

——

曹根补

——

闫怀良

——

王三旦

——

崔林兆

——

王三旦

——

四、本村人物

(1)革命烈士

苗秀芳,年生,年参加革命,任方山县峪口区公所区警,年在方山县三区刘家岔战斗中牺牲。

高来栓,年生,参加革命时间不详,任民兵队长,年10月在隰县战斗中牺牲。

赵英山,年生,参加革命时间不详,任临县七区民政助理员,年冬在临县圪垛村被日军杀害。

禹建孝(——),男,年参加牺盟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任方山二区区长,年任临县一区区长,年任晋绥军区五旅十三团教导员,年11月陕西榆林战斗中牺牲,年仅28岁。

杨元元,年生,年参加革命,吕梁军区十六团战士,年在中阳战斗中牺牲。

革命老干部

成国政(——),男,生于峪口村一个贫困家庭,给地主家放羊,当过长工,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方山开辟党的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峪口区委委员,担任县委组织部长。

王润生(------)男,生于碌碡咀,后移峪口村,年参加民兵后,任下昔庙底村民兵中队长,峪口村民兵大队长,年调晋绥六分区任连指导员南下,年,任警卫三团六连指导员,年任雅安地区公安局副局长,年在中央党校学习,年任四川省会理县检察院副检察长。

成国宪(——),男,抗战爆发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方山县税务局局长,方山县二区区长,解放后,获得过山西省劳模称号,长期担任村主要领导。

任发贵(——)年,男,生于曹家沟村,年参加革命,加入地方游击,搞地下抗日情报,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任第三区(峪口)副区长,——年任方山县横泉乡人民委员会乡长,年任峪口人民公社副社长。

苏海玉(——)男,生于陕西榆林县红石桥乡套优兔村,年举家逃难到方山代坡村,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参加过多次战斗,年任方山二区大队长,年就职县武装部,年任离石县农工部长,年任吕梁行署民政局长,年离休,年被评为出省模范。

苏光新(——),男,年参加革命,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医院任军医,医院行医,任院长。

梁培兰(——)男,年参加革命,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赴朝鲜参战,历任营指导员,团政治处长,团政委,师后勤部政委,师政委,曾获解放纪念章,朝鲜解放纪念章,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年受党和 毛主席、周恩来和朱德接见。

李毓森(——)男,年参军,年任方山公安局副局长,同年南下四川平昌公安局,年任宣汉县委副书记,主管政法、农业工作。年被定为右倾主义分子,悲愤的自尽身亡,年仅35岁。年平反,年为家属适当的安置。

成英则(——1),女,从小失去母亲,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烽火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过松窝乡政府妇女队长,第三区妇联会主任,县妇联主任,离石县工作队员,圪洞供销社经理,年离休。

年日寇占领峪口村,他为了革命提早把父亲、妻子和小妹送回临县老家,到年重建家园。

年方山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他当选为方山县县长,10月担任了方山县委书记。

年任山西政协委员,正厅级待遇。

李明(——),男,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参加工作,历任方山县政府文书,南下四川雅安地委组织部,年批准享受地级待遇,年病故。

王存福(——),男,中共党员,年由部队抽调南下工作,历任县委农工部长,纪检书记,县委副书记,年离休,年病故。

高岐德(——5),男,乳名臭小则,青少年时期经历了日本鬼子的残酷统治,年南下四川绵阳地区参加剿匪和新政府的建立工作,在一次剿匪战斗中,一颗子弹从他头顶划过,头发被削去一片,留下永恒的伤疤,后来担任绵阳地区公安处副处长,为绵阳社会治安做出了很大贡献。

于天岭(——)男,生于柳林县东凹乡于家沟村,后定居峪口,初中文化,年加入共产党,年参加工作,在横泉供销社工作,年调离石县统计局,后又任薛村公社武装部长,年任峪口公社主任,年任方山县税务局长。

闫全贵,男,年生,年参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分配到下昔供销社,先后到峪口武装部、县委宣传部、峪口供销社,曾任开府公社副主任、马坊公社主任、县水利局长、林业局长、农工部副部长。

王贤仁,男,年生于汾阳县北广城村,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离石县供销社工业局统计股长,圪洞革委会主任,峪口党委书记,县农工部部长,县纪检委副书记。

成毓清,男,年生,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调方山县委宣传部,年任介休纺织厂机电车间党支书记,人事副科长,汾西矿务局党支副书记,离石农村工作队组长,大武公社、西属巴村、峪口南村等地搞四清工作,年在汾阳栗家庄公社任党委书记,年任方山手工业管理局总支书,年任方山经委副主任,年任方山经济开发区副经理,年方山组织部离休,行政16级,享受处级待遇。

成毓琳,女,年生,年随夫到兰州,年兰州西围区粮食局供应科科长。

李玉珠,男,年生,年参加工作到横泉小学任教,先后任公社副主任、副书记、中学校长、县统计局局长、土地局长、正科级待遇。

(2)副科级以上干部

曹乃顺,男,年生,年入党,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大武公社党委副书记、石站头公社党委书记、县土地办主任、土地局局长、方山县矿管局局长、峪口镇调研员。

杨玉彬,男,年生,高级经济师,年入伍,年任吕梁人保公司科长。

任金才,男,年12月生,中共党员,年9月参加工作,年任县下乡办主任,1年任县残联理事长,年退休。

王奴虎,男,年10月生,大专学历,年12月入伍,年转业吕梁地区劳动局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年于西安工程学院学习,先后任检验所副所长、锅炉科科长。年10月退休。

车凤琴,女,年生,中共党员,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吕梁师范副教授。

王林林,女,年生,大学本科毕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工作,任方山土地局局长,市地税局副局长。

郝元平,男,年10月生,党员,年参加工作,-年任方山县粮食局副局长,年10月退休。

高建斌,男,年2月生,年2月参加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方山县财委副主任。

任力,男,年生,年参加工作,曾任下昔党委书记,统战政协联合组长、乡长、统计局长、县武当宾馆总经理、曾任农牧局局长、新农办主任、方山县农村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主任。

王保平,男,年生,中共党员,年参加工作,曾任峪口镇人大主席,现任方山县事业局局长。

李志海,男,年生,大专文化,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参加工作,年任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年任农业局局长,年2月任方山县林业局局长。

车润奴,男,年5月生,中共党员,年7月参加工作,年——年任峪口镇武装部长,年12月任张家塔乡副乡长、武装部长,年任马坊镇副书记,年8月——年在县林业局工作。

肖志成,男,年4月生,中共党员,年参加工作,现任吕梁环保局监察室主任(正科)。

高建红,女,年生,中共党员,年参加工作,现任华晋焦煤公司工会副主席。

崔凯,男,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年调入方山县政府办任办公室副主任、开府乡长兼档案局局、县广播局局长、水利局长、人民政府副县长。

王花,女,年10月生,中共党员,年参加工作,年任吕梁市煤炭安监局办公室主任(正科)。

车龙清,男,年生,年大学毕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方山四中进修校任教,现任人民政府教育局督导处主任、方山一中、高级中学校长。

高耀华,男,年5月生,中共党员,年大学毕业,年8月在方山电大工作,年调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年调离石人民检察院,现任离石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

张密强,男,年2月生,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方山县北方饮料厂,方山县环保局、积翠乡人民政府工作,3年1月——年12月任积翠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年至今任积翠乡副主任科员。

任东生,男,年生,现任吕梁市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王志坚,男,生于年12月,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年任县煤炭管理局副局长、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纪检书记、县煤炭管理中心主任、县安全生产监督局副局长(正科级)年后任方山县计生局局长,现任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长。

杨乃全,男,中共党员,年生,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方山县中队、原石站头乡政府、圪洞镇政府、北武当镇政府、峪口镇政府工作,年5月任峪口武装部长,年7月任峪口副镇长兼峪口武装部长,年3月任正科级主任科员。

车三奴,男,年8月生,党员,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峪口镇党委副书记。

闫勤照,男,年9月生,中共党员,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北武当镇、峪口镇人民政府工作,3年任峪口镇副镇长,年任正科级主任科员。

刘兵强,男,年4月生,中共党员,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北武当镇工会主席,副镇长,现任北武当镇主任科员。

薛卫华,男,年生,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曾任北武当副镇长,现任北武当镇人大主席。

崔军军,男,年生,中共党员,年9月参加工作,曾任方山县物资总公司副经理,圪洞镇纪委书记,武当镇副镇长,年3月任大武整副书记、镇长。

王刚,男,年生,中共党员,年参加工作,现任市人社局医保中心审核科科长。

(3)县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朱剑锋,女,市第二届人大代表

李廷才,男,县 届人大代表

李金照,男,县第三届人大代表

梁成娥,男,县第四、五届人大代表

刘缠顺,男,县第五、六届人大代表

曹根补,男,县第五、六、七届人大代表

县政协委员

侯林梅,女,县第六届政协委员

侯林江,男,县第六届政协委员

(4)创业能人

1、峪口工程队,法人代表:王来务。年建厂,资产万,主要经营工程建设。

2、古珍家具厂,法人代表:侯改大。年建厂,资产万,主要经营家具。

3、神龙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忠平。年建厂,资产万,经营项目:甜玉米。

4、王宝珍,9年建养殖厂,资产万。

5、曹泽平,酒店,从业人员6人,年收入40万元。

6、李俊生酒店,从业人员6人,年收入35万元。

(5)人物小传

崔林兆,男,年生,年参军,中共党员,中央党校专科班毕业,现任峪口村党支部书记。他曾获中共方山县委“特级劳动模范”、“ 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吕梁市五一劳动奖章”、“ 公民”、“修路标兵”、“十佳清廉支部书记”、“山西省五十佳新农村建设村官”等称号。现任峪口镇镇长助理,县人大常委会委员。

年上任后,将全村7公里、0平方米的大街小巷,铺成水泥路,投资万元新建龙泽、宫瑞两座是拱桥,兴建天禾小学,并为学校兴建围墙米,篮球场一个,实行寄宿制封闭管理,20国道以西的多亩盐碱地上投资开发占地亩的水上乐园和亩的鱼塘,开发商品房50余套,集资余万元建造美观、优雅的敬老院,解决峪口村五保户、孤寡老人温饱问题。年招商引资12亿元,正式启动规模宏大,结构国际化的“秋水潺湲度假村”。年翻修峪口人民广场。

崔林照担任村领导后,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镇党委交给的各项任务。修渠、引水、造地、植树、建温室、调结构积极发展经济,铺路、安灯、建桥各种公益设施。去年以来又铺开商贸一条街、生态旅游、别墅区太阳能发电等方面的建设,力争尽快将峪口打造成“生态峪口、宜居峪口、富裕峪口”。

五、抗战往事

1、中共方山县 个村支部诞生

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央委派日广伏来方山建立党的组织,开展抗日斗争,最初发展的 批党员中,成国政就是其中之一。

年2月,峪口党支部建立,成国政被选举为党支部书记,任大德为组织员,高岐态为宣传员。当时,峪口支部有十四名党员,他们分别是:成国政、任大德、高岐态、成毓芳、王炳荣、成国宪、任大利、李祥庆、马骥、高学奎、杨居安、李守新、李在其、朱治忠。

2、峪口伪军起义

峪口伪小队长任思祺,前南村人,通过家属与我军贾庚诩联系,是我军的核心关系之一,他任伪警备队小队长期间,办了不少好事,年9月,在我方的安排下,他击毙伪中队长后,率领全队起义,投靠我军,他投诚后,峪口日军去前南村,把他的母亲和哥哥杀死,他的妻子和嫂子因去娘家地里干活得以幸免。

任思祺参加我军后表现良好,当了连长,年土改时受极左迫害,被群众批斗,打死于横泉村,他的家属经常受日军迫害,妻离子散。付出了妈妈、哥哥、儿子及本人四条性命。

3、除汉奸

年5月13日,日军进攻方山峪口镇,在堡梁上修筑碉堡,挖战壕,安铁丝网,在峪口周围打高墙,城墙周围东、西、北设有三道门,每道门设有岗楼,在镇子上又建起了伪政府、伪村公所、维持会,新民会、还有警察所、警备队,企图用坚实的工事和严密的组织镇压峪口人民群众,英勇的峪口人民从那时起开展了抗日斗争,这里介绍几件武工队同峪口人民奋起抗日的故事。

(1)敌伪中有无恶不作的大汉奸赵玉娃,随意勒索民财,奸淫妇女,群众早就恨透了他,年秋,赵玉娃结婚时,每个村长送礼大洋50元,副伪村长送大洋30元,还有攀他的人大洋送10元,这次结婚共收取大洋几千元,结婚后不久,去杨家会走亲,被我武工队靳发祥等人掌握了他的情况,将他抓捕,拉在临县处决了这个十恶不赦的大汉奸。

(2)还有便衣汉奸王玉山,到处讹诈群众,民愤极大,年秋天,去兴隆湾害村民,被武工队抓获拉到石板梁结束了他的性命。

(3)年冬季,武工队员靳发祥、李斌等10余人趁峪口集会日,扮成赶集群众,进镇子捉伪区长刘光耀和陈翻译,前面几个队员顺利过了岗哨进了街,后面两个队员被日军堵住索要良民证,武工队员没有良民证,被日军搜身,我武工队员以掏良民证为由,从怀里掏出 把门岗鬼子击毙,两声枪响,赶集群众大乱,武工队员趁机从南门跑出,上了西山,堡梁里的日军向北乱发了几枪,没敢出来,从此之后日军龟缩在碉堡里再也不敢上街。

炸碉堡

年我三分区、八分区经研究决定炸毁峪口碉堡,从峪口梁家沟赵青旦院挖地洞至碉堡根基,装了70余斤炸药,接火后,轰的一声,由于洞口没塞紧,只炸开一条30米深的壕,没有炸毁碉堡,但震惊了敌人,敌人蹲在碉堡里终日乞求上帝保佑。经过多次袭击,峪口的日伪军陷入灭亡绝境,年正月二十日晚,夹着尾巴逃跑了,从此峪口人民见到了太阳。

解放后,峪口人民召开了祝庆大会,会上表彰了有功人员,有兴隆湾张生福、韩孔全、花家坡的薛茂兴、赵效贵、石板梁的王宏德等同志。

六、村大事记

年1月,峪口村党支部建立,由赵保明,成国政,王炳荣,任大利等人组成,赵保明任书记,是本县 任党书记。

年拆除老爷庙,日寇修碉堡,从此老爷庙改名为堡梁。

年日寇霸占峪口第三高小,该校被迫关停。

年晋绥边区将本县三区(峪口)划分为八分区,属离东县。

年,驻峪口据点的日军,将花家坡村民高有计拉到圪洞杀害后,将人头关在峪口界的四眼楼上。

年,我军收复方山、圪洞、峪口、胡堡四个据点。

年,土改运动中,峪口村有8人被捆绑,用乱棒打死。

年,本村组织20余人南下,到四川雅安地区开辟新区。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年,本村梁培兰,张恩奎,李应唐,任润年参加 ,到朝鲜作战。

年,峪口人民公社成立,秋后组织全村劳力跨村深翻土地。

年开放自留地、自留畜,包产到户。

年,三清(清工、清财、清物资)为内容的整社工作。山西省晋剧表演艺术家牛桂英、张美琴来峪口慰问演出。

年,村民温尔功下棉花时,被车上的一帮棉花压死。

年,造反派夺取峪口人民公社大权,成立了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同年峪口街的四眼楼被折除。同年,在时任峪口公社党委书记的任维贤同志受党委的委托,峪口村电工李玉保负责,安装了变压器,架上了线。全村 次通上了电。

年,方山县恢复建立,县革委会驻峪口,同时成立了方山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同年8月上旬,县政委迁址为圪洞。

年冬季,峪口村民兵在晚上抓获了偷盗食品站猪肉的村民白民石,在审查中白供出现行反革命分子车寅虎。农历正月二十九,在峪口南山的花果山将车寅虎包围,将其枪毙。

年,峪口九年制学校计划出中学班,成立方山四中。

年,峪口南河大桥竣工。

年,办起来村办企业皮鞋厂。

年,全村安装固定电话多部,移动电话0多部。

3年,南河上新修了宫瑞桥、龙泽桥,吃上自来水。

年,建了峪口大桥以东0米的商业二层楼。

5年,在南河北岸修建了二层商品房。

年,修建了峪口村广场在原来的菜地新建了峪口小学。

年修了国道西的商贸一条街。

9年,村委成立了环境整治办公室曹根补任主任,买了三辆三轮车。全村三个合作社,每社一辆,每天将垃圾装运上车,拉到指定的垃圾地——土桥沟。

年,建修了敬老院,安排了10户生活困难户、10户危房户、10户五保户,同年又新建了村委会。

年,建筑13条排水渠,解决全村的排水问题。

七、建筑

(1)古建筑

1、庙宇

本村有12座庙,是村民泛神崇拜的祀神之所,是峪口村乡土文化的博物馆,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博物馆,展示着村民们对宇宙、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也展示着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他们积极乐观的理想追求和无可奈何的落寞失望心态,在这些庙宇中,也可以看到村民们生老病死的痛苦和摆脱这种痛苦的努力,可以看出村民们最真实的现实生活。这些庙宇又是一件件展示峪口村艺人创作成就的艺术品,是综合雕塑、绘画和书法等艺术在当地 的表现。

●静峪宫是 的庙,明万历26年()坐北向南原建正殿,左右配殿及山门组成,占地一千平方米,现存山门和正殿。正殿面宽5间,进深4间,有孔雀蓝、绿、黄三色琉璃瓦覆盖,铁毛头滴水,斗拱九踩,双翘双下昴,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堡梁”的关公老爷庙,建筑年代不详。正房坐北向南,系四间木结构房,内有关老爷雕塑像,左为关平,右为周仓。正方南约30米为戏台,戏台左是钟楼,右是鼓楼。戏台一年至少唱两次戏,每次三天,一次是农历五月十三日关老爷的磨刀节,求老天风调雨顺;一次是农历九月关老爷的生日戏。正房东西各有三间木结构单坡厢房,老爷庙大门朝西。

四眼楼正南50米的老爷庙,此庙坐东向西,正方系三间木结构单坡房,南北两侧各有两简单坡房,大门朝西,大门外左右各有一个石狮,院子占地10平方米。

●“娘娘庙”建筑年代不详,位于旧粮食巷东侧,此庙坐北向南,正房系五间木结构单坡房,正面有三位娘娘的塑像,仪表端庄,慈眉善目,安详贤淑,每年正月十五村民到庙里烧香许愿,东西各有砖窑一眼,距正房约五十米是大门,大门顶是两间木结构单坡房戏台,大门西侧是做买卖的商铺,院内有柏树两株,石碑数座,记载有娘娘庙修建情况,可惜石碑遗失,无从查考。

●“四眼楼”过去离石城北,多数人都知道峪口的四眼楼,他与大武的木楼同样有名,此楼建筑年代不详,毁于年文化大革命初期。

峪口村的四眼楼龙蟠虎踞,冲天而立,以高大雄伟而称誉当地。百年来,邑中父老引以为荣,外地游客有口皆碑,此楼是峪口文明的象征。四眼楼底座为四向砌石洞,见方八米,楼上有四个大楼房,房顶上有天花板,楼房四边是头拱,有四个大神阁,四角有四个大铜铃。微风乍起,叮当作响,清脆悦耳,古趣盎然。四眼楼西门外是田野,没有道路,两座石碑位于西门。

●成家沟的四眼楼与峪口街西边的四眼楼没有太大区别,规模较小。

●没爷爷庙,这是一座不祭奉神灵的庙,建筑年代不详,位于杏树沟与油房沟之间。

●“静峪宫”明朝万历二十六年()修建,由原正殿、左右配殿及山门组成,占地平方米,现在存有山门和正门(正殿)。

●“山神庙”位于成家沟沟掌,坐北向南,叫庙不像庙,不知何时被毁。

●虸蛾庙,主要供奉专治蝗虫的神灵,祭祀可避免发生虫灾。

●龙王庙,位于峪口小学三眼窑脑畔上。

●河神庙,位于龙王庙之南约五十米的旧戏台背后。

●观音庙,后阳坡崖底王贤仁宅,坐北向南。

2、本村原有四座戏台

●龙王庙戏台

●没爷爷庙戏台

●娘娘庙戏台

●堡梁老爷庙戏台.

(2)本村各项建筑

年成立方山四中;

年峪口南河大桥通车;

年峪口统一建设规划商业街;

年硬化街道并安装自来水;

5年修建了二层商品房和广场。

八、峪口村个体商业、文化、体育状况

(1)商业

本村有不少商店,其中有手机店、粮店、日杂、化妆品、水产、副食、服装、纸作、水果、家电、理发、修配等,数不胜数。服务业有:汽修、锅炉厂、照相、洗澡、装潢、配镜、太阳能、打字、铝材加工、打字复印。

(2)文化

峪口晋剧团,年成立,由王有平带队,师傅朱国章,由于种种原因停办几年,年重新整顿,决定薛根元为指导员,经过几年的努力,排出了许多剧目,走向集镇乡村演出。

电影放映:放映员温雨青,本人经抽时间到本镇各乡村放映。

(3)体育

1、荡秋千,这里清明节前后的一项季节性活动,参加人员主要是男性较多,因为玩起来比较刺激,有惊无险。2、高跷队,这项活动建国前就有,20年代大人参加,每年正月十五庙会上表演。3、弹棍棍。4、踢毽子。尤其在学校体育项目较多,篮球、百米跑、乒乓球、单杠、双杠、跳高、跳远、羽毛球、排球、铅球等。

民间艺人

李荣亮,男,年生,年开始打铁。他的铁业铺位于峪口南河北路路南,西距国道米,紧靠南河畔。临街建筑,交通方便。所需原料,主要是收购旧铁等,产品是村民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的镢头、镰刀、大锄、小锄、火柱等,这些产品实用性强,销路好,经济效益可观。近年来,他和妻子一起干活,他拿大锤,妻子拿小锤,打铁是苦差事,妻子也随着年龄的增加,干不动了。他就有了发明打铁机器锤的想法,通过看书、设想,不断研究制作和改进,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就由发电机、皮带、钢板、离合器组成了“打铁扁担锤”,离合器的作用是起调节大锤的力度,将离合器用力踩下去,打锤的力度就增大,离合器轻踩打锤的力度就小。钢板呈扁担形状,起弹簧的作用,弹性大大地提高,也就是可以提高打铁的力度。从此,就由他一个人操作机器,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他在家生产镰刀、铲子等农用产品,妻子摆摊出售,年收入达7万元。

九、民情风俗

1、春种秋收

(1)本村自古以来就是用牛耕地,有钱人家养牛,每年春节先给自家耕地,耕完后再给无牛户耕地。(2)下种,一般按照农时节令播种,过了春分先种小麦,大麦,豌豆,到了谷雨种玉米,立夏慌忙乱种谷,接着中山药,豆类。(3)收夏,到了夏至后先收小麦菜籽,到了秋天收玉米,谷子,子,高梁等,收回后都在场上用碌用牛拉上碾,或者人工用木条高高举起打。

2、衣饰,饮食

(1)50年代小孩夏戴三瓣凉帽,上绣各类彩色图案,大人斗智夏天戴劳动布帽,冬天带虎头帽。到了80、90年代,男人不戴帽,身穿毛衣保暖裤,而女人都是新颖发型,波浪型、烫发自由型,春夏覆纱巾,冬季脖子系围巾,(2)本村春、夏、秋一日三餐,冬季两餐,日三餐,以午饭为主,早晚并重。在改革开放前,主要食饭为炒面、窝窝头、钱钱汤捞饭。过年过节时油糕或枣糕、软馍馍,尤其是过年时喝洋酒,拌凉菜。改革以后生活改善了,白面、大米成为家常饭,肉和鸡蛋也常吃。

3、用具

(1)50-60年代是流行大扣箱,三斗柜,90年代后成为豪华家具。(2)照明灯具,以前由 灯变为电灯,停电后使用蜡烛,能充电的节能灯,大街小巷都安上节能路灯。(3)灶具,20世纪70年代村里人都是砖砌火炉,火炉通往大炕,既能做饭又能取暖.90年代灶具发生了很大变化,做饭用小锅炉,煤气灶。进入21世纪灶具又出现了新的电磁炉、微波炉、电烤箱、电热锅、电饭锅等。传统的火炉仅仅为部分老年人试用。

(4)炊餐具,以前人们用餐具是金属制、竹木制、陶瓷制,现在用的是不锈钢锅、菜刀、勺。

4、旅行

以前人们很少出门,一旦有事需出行,主要是步行,较为好的人家骑个自行车或者骑马、驴,改革以来,交通工具不断发展,家家有了摩托车、电动车,小汽车更多。

十、民间故事

峪口村“枣梨”的故事

从前,峪口村曾有一位白发老人,担着一副担子,一只竹筐是枣和另一筐是梨,嘴里喊着“枣、梨......”,人们听了不以为然,不久,峪口村阳坡(峪口小学北侧)发生山体滑坡,淹没了房屋,埋压了不少人,幸存者甚少。这件事发生后,人们才意识到那位神人的暗示“枣、梨”,其实是让人们早离,有的人离开了,避免了灾难,没有离开的,遭了灾难。去年峪口村进行了地质灾害整改,将坡度大大降低,消除了安全隐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ubiechonga.com/tcgq/58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