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人篇
曹济明整理
(文盲式旧文人,陈寅恪,缠中说禅,张艺谋,柴静与雾霾,鲁迅,尼采,吕思勉,吴晓波,王财贵,任继愈,胡适,路遥·陈忠实,余秋雨·周国平,王林,莎士比亚,林语堂·辜鸿铭,柏杨,王小波,法国作家,梁漱溟)
先生好,对所谓的“精英集团”怎么看,比如高晓松之流支持的希拉里那帮所谓的精英,这帮人总想凌驾于法律,道德之上对别人指手画脚。再就是,对移民的戏子们怎么看。
答:高晓松之流,这个说法很好啊。西方社会的法律精神根源的罗马法,本来就是老爷主子们管理奴隶用的法律,凌驾法律之上,才是常态。
罗马法,本身就没有正义可言,只有金钱可言。金钱就是正义。戏子的移民问题,还有各种慈善基金,收藏品等等,主要是为了洗钱方便。
1.文盲式旧文人
您好先生请问您怎样评价陈丹青?
答:这些文盲式的旧文人,都是从文化废墟里,生长出来的毒草。余秋雨,易中天,陈丹青,南怀瑾,金庸,王小波,王朔,莫言们,无不如此。这些毒草不仅缺乏自我认知,又占据着社会文化资源,还要以毒害年轻人为终生最大乐趣。
为什么会有文化废墟呢,因为我们的文化,被垃圾民族的垃圾文化,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了,真正的本土文化,却被连根拔起了。
而这些旧文人们,则站在这被人摧毁的废墟上,带着文化殖民地特有的软弱和腐朽,叙述着他们作为被征服者的下流和腐朽,衰败与伤痕。
以及,他们对征服者的赞美诗。这些老毒草们,培养出来的小毒草接班人,就是韩寒,郭敬明,张佳玮这种贫瘠的,弱智的,庸俗的,又一批文化低能儿。
2.陈寅恪
寅恪先生说:"中国之哲学美术,远不如希腊。不特科学为逊泰西也。但中国古人,素擅长政治及实践伦理学。与罗马人最相似。其言道德,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
长处即修齐治平之旨;短处即实事之利害得失,观察过明,而乏精深远大之思。故昔则士子群习八股,以得功名富贵。
而学德之士,终属极少数。今则凡留学生,皆学工程实业,其希慕富贵,不肯用功学问之意则一。"又说:"中国家族伦理之道德制度,发达最早。
周公之典章制度实中国上古文明之精华。至若周秦诸子,实无足称。老、庄思想尚高,然比之西国之哲学士,则浅陋之至。余如管、商等之政学,尚足研究。外则不见有充实精粹之学说。"
答:陈寅恪,只是文化废墟上开出的那群奇葩里面,比较妖艳的一朵。他既不懂华夏,也不懂西方。有时候看他的一些言论,会让人觉得他是个傻瓜。
3.缠中说禅
白云先生,问一下,你对缠中说禅的《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和他的缠非缠、禅非禅,枯木龙吟照大千怎么看?说实话,在互联网上,能让我正三观的就白云君与缠中说禅君了。
答:鉴定一个人是不是聪明人的办法,有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看透印度要饭文化的那点小把戏。你说的这个人,连要印度饭文化都迷的要死要活的,最后自己也死于要饭文化,这哪里是什么聪明人,这是个弱智还差不多。
从他对道德经的看法,还有对天人合一的看法来看,他根本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没有天,哪来的道,没有道,哪来的儒。
这种人也能注解论语了,山顶洞人表示不服,如果弱智都能解论语,那么山顶洞人也可以登陆火星。于是山顶洞人就骑着烧火棍飞向了太空,他们就变成了火星人。
4.张艺谋先生,如何看张艺谋在长城电影中的傀儡角色?
答:没看这部电影。摄影师出身的导演,特点就是这样,没思想性,没艺术性,连个故事也讲不好。好在,画面很美。
不过长城这部电影,从海报看,画面显得很廉价。唯一的可取之处也没了。
5.柴静与雾霾
先生如何看待最近的雾霾?如何看待周小平写的关于雾霾的文章?怎么看柴静这个人?柴静调查雾霾视频中有很多官员出来讲话,先生怎么看?
答:听说过《雾都孤儿》这本小说吗?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曾经的雾霾之都伦敦。
伦敦的雾霾有多厉害呢,年,伦敦爆发毒雾,5天时间,死了人,后续的两个月,又死了人。
一个国家,从农业国,像工业国转型的时候,工业积累阶段,都会造成环境灾难。英国如此,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当年污染到河里的鱼都死光的地步。我们现在工业发达地区的鱼,差不多也快死光了。环境破坏程度,大概和美国的70年代不差上下。
要怎么改变这个局面呢,根本的在于,要发展能源技术,环保技术,进行产业升级,同时也可以向周边国家,进行污染转移,转移出去一些低端的污染大户产业。
蔡静这个人,就是那种没头脑又总是不高兴的人。她做的那个视频,还有联合国气候大会,其实都是套路。她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势力在运作这件事,她只是站到台前的一个小丑。
气候大会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呢,就是发展中国家,只能发展,不准发达。包括炒作雾霾,炒作中等收入陷阱,都是这个巨大的阴谋和黑手在运作。
中国国内,也同样有很多代理人,在拿钱配合美国主人。蔡静连代理人都算不上,她只是一个在前面站台的小丑。类似于桌台小姐或者站街女的那种角色。
6.鲁迅鲁迅眼睛里只有中国人的丑陋吗?
答:打不过別人怪祖宗。骂不过別人怪同胞。五四后的那帮新文化运动明星,没一个真正有文化的。倒是在缺心眼这方面,他们一个比一个出类拔萃。
毛主席讲过鲁迅先生是中华文化的一员主将,为啥你您认为他是破屁股文人呢?
答:主席说的话,很多都是统战用语。什么时机,说什么样的话,因势利导杀伐决断绝不拖泥带水。要用统战的立场,去看待主席的一些话。
他要统战左派文人,那么鲁迅就是一个大旗。从国共两党斗争的大背景看,主席的说法是成立的。因为当时的中国,在骂人方面的造诣,鲁迅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
而从文化方面来理解和评价鲁迅,则是另一番视角和观感。
首先,他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孔乙己,就是腐儒,腐儒就是儒家。于是他对传统的旧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问题在于,孔乙己真的可以代表儒家,代表传统文化吗。显然不能。
因为孔乙己所能代表的,只有满清的朴学。满清的朴学并非儒家思想,它只是几千年以来,最扭曲最病态的一种异端邪说,但它却打着儒家的旗号。
也就是说,满人为了殖民汉人,把儒学彻底给毁掉了。
鲁迅从满清留下的一堆糟粕上得出结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就是吃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真的就只有吃人吗。实际上,吃人的是满清,不是华夏。
孔孟说的,不是吃人,而是爱人。但是,鲁迅看不到。
其次,鲁迅试图对孔乙己之前的中国学问,进行探源,想找到根基,但是它的天赋太差。做不了这种事。举个例子,在他看来,《庄子》一书,只是一本小说。把庄子当小说读,这是多么肤浅的人。
第三,他对来势汹汹的夷狄文化,一边认为别人先进,一边又带着民族立场,所以也抱着很不信任和很排斥的立场。这一点从他批判柿油党,批判假洋鬼子们,可见一斑。
上面三点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人。他的一腔热血,是一种废墟上的绝望嚎叫,他的民族主义,是一种自残行为。
有志气的人,在绝望的时候甚至会拿头撞墙,鲁迅就是这样的人。中国人怎么这么没用,中国人怎么这么麻木,中国人只会吃人。这到底怎么了,都是祖宗害的。这就是他的结论。
为了涤荡满清留下的糟粕,脏水和孩子一起泼,废中医,废汉字,这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能干出来的事吗?打不过洋人怪祖宗,还是打不过,就骂同胞。这真是一个铁肩担道义的大丈夫该有的所作所为吗?
总的来说,鲁迅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有勇气的人,于一些小事,也能阐发一些深刻的见识。但也只能如此了。
他的高度和深度,都很有限,他扛不起整个民族,他找不到答案,所以他唯有在黑暗里,在一堆废墟之上,呐喊,彷徨,而已。
7.尼采请教先生,如果一个人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选择平凡的生活,尼采会觉得这个人辜负了他的生命么?
答:有时候会,有时候不会。比如,有时候尼采会说,每当他看到一个有思想的人,和一个笨得跟母鹅一样的女人结婚时,他恨不得马上地震。
有时候他又说,我隶属于机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我就是命运本身。这都是他。一个骄傲的男人,在他骄傲的时候,会不可自拔的陷入热烈。而当他再骄傲一些的时候,则又会陷入温柔。
8.吕思勉先生,您对吕思勉著的《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这三本书怎么看,对吕思勉这个人怎么看
答:野炊的时候,不太懂得怎么烧饭的人,就会去负责捡柴火。如果一群人里面,都不会做饭,那么捡柴火的人,捡完回来之后,还得负责客串下掌勺。
对于擅长捡柴火的人来说,他们烧的饭,弄熟了,吃完肚子不疼就行了。后来钱穆大概觉得吃得肚子疼,便另支了一个锅。
即是说吕先生不是专业掌勺的,是由捡柴火来客串的,但并不是是捡柴火的不重要。罗列史料,讲故事,就是个捡柴火的差事。真正掌勺的,得要能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那种人。钱穆其实也是个捡柴火的。
9.吴晓波请问先生,如何评价吴晓波及其作品?吴晓波是否算是相对独立的财经作家,不为利益集团说话?
答:你的结论,恰好说反了。他是财经宝贝里的尤物,不光卖艺还卖身。
10.王财贵
先生您好,台湾王财贵先生二十年来推广读经之事,引起了挺大的影响,在他的带动下,现在很多民间读经活动在兴起,他对于五四以来胡适们的白话文运动以及传统教育理论实践的丧失,有不少论述,不知道先生您怎么看王财贵博士的言论与做法?
答:一场彻头彻尾的精神污染,和文化污染。好端端的孩子,也会被这些骗子污染成傻子。
先生好!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民间读经也逐渐兴起,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台湾学者王财贵教授及其推行的“老实大量读经”方法。
目前也有不少孩子正走向全日制读经的队伍。请教先生:相比较体制内上学家长送孩子全日制读经是否可取?望先生解惑。
答:台湾人都是来骗钱的,他们是有组织的团伙作案,这个王财贵就是文化诈骗团伙的一个前台人物。
让孩子全日制读经,一个个变得佛里佛气的,生活能力低下,谋生能力低下,这不是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吗。
他们的教材书目也有问题,里面有大量的会道门垃圾,和满清垃圾,以及佛教垃圾。佛教不是华夏文化,佛教是印度正统文化所不容的异端邪说,被驱逐出印度,后来又流窜到中国到处妖言惑众,污染视听,糜烂人心。
真正的圣人之书,他们也读不懂,全部往下流里面穿凿附会。好端端的孩子去了这种地方,除了变成精神病青少年,没有其他可能。
花大贵的价钱,就为了给孩子买一身的精神病,这样的家长,真怕。碰到王财贵这样的人,应该报警才对。他们比人贩子更要邪恶。
11.任继愈
先生怎么评价任继愈?或者说他的书有哪些可以看?
答:挺笨的一个人,还不如冯友兰呢。尽管冯友兰也不怎么样。他的书没必要看。
12.胡适
先生好,请问先生如何看待胡适这个人?
答:一群人,走在路上,突然被窜出来的一条藏獒给咬了。人为什么打不过藏獒呢,这群人不禁陷入了沉思。这番群体性沉思的结果,就是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说,人之所以打不过狗,是因为狗精通德先生和赛先生,如果我们学习了藏獒们的德先生和赛先生,那么我们就可以打败这群藏獒。
李大钊说,要打败这条狗,需要革命,需要布尔什维克主义,只有经过革命运动组织起来的人民,才可以打败这群狗。
鲁迅说,人之所以打不过狗,是因为我们的祖宗把我们生成了人,而没把我们生成狗,所以导致我们今天被狗欺负。都是祖宗的错,谁让我们的祖宗是人不是狗呢。这是我们的民族劣根性的根源。
胡适说,你们都不对,我认为不应该设想怎么打败狗。既然狗咬了我们,说明我们的一切都不如狗。我们首要的任务和目标,是怎么才能变成狗。
钱玄同说,人打不过狗,关键原因在于人使用汉字,而狗不使用汉字。所以当务之急,应该废除汉字才行。
周作人说,哎呀,你们都在说什么呀,你看那条狗,多漂亮的狗狗啊。
走路上被狗咬了,在新文化运动明星大师们看来,居然成了人种劣根性问题,和文化劣根性问题。他们反思的结果,就在于根除这些劣根性。
正常的做法,难道不应该从路边找根棍子,把狗暴打一顿吗?为什么要产生狗咬了人,狗就比人高级的奇怪想法呢?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这句话说的多好啊。一句话就盖过了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全部反思。
用天下制天下,以人的精神和高贵,理直气壮的用一切方法和工具,去打败那些害人的贱狗,又何来的负罪感和自卑感呢。但是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直都被这种负罪感和自卑感压的喘不过气来,
他们承认了野蛮者的高贵,文明者的卑贱。这是一场反文明的文化运动。
直到主席横空出世,他比孟子还有气魄,也身体力行的实践了,什么叫万物皆备于我。圣人出,俾睨天下,终于一扫百年阴霾。
靠胡适那些人,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新文化运动,是把人在精神上变成狗的运动。胡适,就是这场运动里面,变得最像狗的那个人。
13.路遥·陈忠实
请问先生如何评价路遥,陈忠实这两个作家。
答:路遥的小说,写的很质朴,不做作,也不作怪,尽管读起来有报告文学的气质,也算是难得之作。质朴,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珍贵品质。
陈忠实,文字能力一般,审美,叙事,这两方面也都很一般。天赋不够,靠装腔拿调搔首弄姿来补。所以他既做作,又作怪。
一个天生丽质的人,她可能根本不需要化妆,她就站在那里,一颦一笑,就足以摄人心魄,她需要技巧吗?不需要。一个丑八怪,才会每天挖空心思的想着怎么捣腾自己的脸,她觉得,要迷到别人,靠的是技巧。
中国近现代的这些小说家,根本看不到有哪个算是天生丽质。莫言,模仿的是马尔克斯,模仿的那么拙劣。余华,模仿的是福克纳,模仿的同样拙劣。王小波,模仿的是卡尔维诺和杜拉斯等人,同样痕迹那么明显。
这些都是既没天赋,也没什么想法的人。没天赋没想法,就不会有创造力。但是文艺工作,又要求创造能力。所以他们把模仿和作怪,当成了文艺工作的创造力。
14.余秋雨·周国平
先生,请问您如何评价余秋雨和周国平?谢谢。
答:余秋雨是文化界里面的三毛,周国平是哲学界里面的琼瑶。余秋雨写了一篇文章《一个王朝的背影》,对满清进行极尽肉麻的吹捧,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他要对令人作呕的辫子戏的泛滥负
有很大的责任,以后应该会有人挖坟鞭尸算老账。他们两个,骨子里都是言情小说作家。跟文化和思想,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15.王林
对于王林与众多高官贵人的关系网,先生如何看待?
答:婚恋界有媒婆,色情界有老鸨,政商界有王林。政商界见不得人的东西比色情界还多,没有个拉皮条的老鸨式人物,很多生意做起来效率会低很多。王林之所以能火,是那些人需要王林。
有人说,王林不学无术,只是个跑江湖的,怎么能蒙蔽那么多达官贵人。实际上,青楼里面的老鸨,学历也不高,履历也不光鲜。人们到里面,消费的也不是什么知识和文化,就是图个消遣。
有人会到妓院里面跟老鸨求学问道吗,显然没有。王林恰恰是没有真本事,能耍耍蛇让人快活下,他才会被高官贵人们选中。有真本事的人,做不了王林那种活。
如果王林是个有真本事的人,那些人反倒才会不放心。
16.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具有极高的地位,先生对莎士比亚怎么看?
答:莎士比亚从风格看,可以认为是英国马景涛。英国马景涛从事文学,居然还能拿到文学界的影帝奖,地位还那么高,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英国人的审美品味比较低,跟他们的饮食烹饪品味一样的低。
17.林语堂·辜鸿铭
林语堂,精神不够强大,最后还是跪了。他想强大,但是智商不够用,他最后变成了两足羊基督徒。真正的精神强大是辜鸿铭这样的。耶稣来舔他的脚,他都嫌脏。
18.柏杨如何评价柏杨?
为什么鲁迅、柏杨要批判自己的民族?他们一样吗?
答:这都是打不过别人怪祖宗的蠢货怂货。数典忘祖,寡廉鲜耻。
区别是,鲁迅认为骂、抽自己民族真的能让自己民族强大起来,而柏杨认为恶心唾弃自己民族就能使自己的民族变成山寨蛮夷。他们俩都是精神不正常的神经病。一个在黑暗里嚎叫,一个在黑暗里诅咒。
而思考怎么驱逐这黑夜,迎来新的光明,并寻找具体的方法和可行性论证,这显然是超出他们的智力的问题。不过,在那样贫病交加的时代和社会,心智不全的病态,是一种主流思潮。
19.王小波如何评价王小波以及他的作品《沉默的大多数》?
答:三个字:二流子。七个字:没头脑还不高兴。
答:这个人,只是丑陋的时代,造就的特定的丑物。他能有如此大的名声,不是说明他有多伟大,而只能反映出,那个时代有多么丑陋和贫瘠。下面是对此人的具体评价。
首先,这个人很笨。很多简单的问题,他都琢磨不透。找西方哲人求索,他也不好好读书,满足于一知半解,洋洋自得自我肉麻一番,迫不及待的向国内的知识难民阶层传销一些简单、好听、正确的废话。还美其名曰:常识。
其次,这个人很精。他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大智大勇之人,智慧没有,勇力也没有。那他的定位是什么呢?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向国内没见过世面的知识难民阶层代购外国货。
把国外知识、文学领域一些和路雪一样的街头大众货搬运到国内,包装一番,卖出哈根达斯的价格和口碑。他是一个很精明的文化商人。商业天赋这点,只有郭敬明才能和他比。
再次,这个人不懂文学。说说俏皮话,抖抖机灵,攒点荤段子,揶揄下体制,损损社会,卖弄下他在知识难民阶层面前突兀出来的优越感,自己麻醉自己,油腔滑调的取悦下读者。
除去这些东西,他的文字就剩下了一张皮。堆砌“有趣”和堆砌词藻对文学的伤害是一回事。在这方面,他和郭敬明依然是一路人。
第四,这个人没有灵魂。他和他的受众对象知识难民阶层一样贫瘠,只是他不安于现实,从那个文化贫民窟往外打量了一番,多看了几眼,撩开门帘在门口站一会,猛然觉得自己蜕变了。
再转身回到文化贫民窟的棚子里,开始给他们讲城里人都是怎么玩的,城里人都是怎么想的,我来带你们这些土鳖玩吧。他就这么点出息。
第五,这个人没思想。他所有的书里面,都没有什么他自己独创的思想和见识。因为他终其一生,他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的哲学思想体系。甚至,包括他的文学手段,也都是现学现卖,拿別人的现成的用。
他的这部杂文集,可以看出他对西方那些思潮的领会体悟,都是很肤浅的。更不要说,他能自己创造什么新东西了,因为这是超他能力的事情。这一点,他和韩寒很像,都没有任何思想,因为目标定位准确,却都大获成功。
第六,智力第三世界所营造出的不朽幻觉。在他的受众心里,他的地位和形象都是不朽的。一个人,没有灵魂,没有思想,没有独具一格深沉动人的美学创造力,就因为说些花式废话,不朽了。
可见,那个文化贫民窟里面的知识难民们,还在他们的棚子里面坐井观天。一个人难免一时一地的落于无知和浅薄的境地,但是这么一大堆群体性的历史性的浅薄,以至于成为一种时代现象,这是很惨烈也很忧桑的景象。
20.法国作家能否比较一下福楼拜和巴尔扎克的作品,风格和成就?
福楼拜精巧。
巴尔扎克粗壮。
雨果疏阔。
乔治桑淫荡。
司汤达严峻。
莫泊桑轻佻。
左拉简陋。
大仲马故事会水货。
单独比较福楼拜和巴尔扎克的话,福楼拜如果相当于安妮宝贝,巴尔扎克大概可以相当于饶雪漫。如果把司汤达挑出来,法国这些作家,大体上都是很肤浅的人。作品都没什么深度。对文艺之美,思想之美,没什么创新和贡献。
法国文学的品味,是靠普鲁斯特一个人抬高了平均水准。如果再把法国人对文学的品味抬高一些,就得靠兰波、马拉美,波德莱尔和席勒了。
谁又是以一己之力拉低了法国人品味的平均水准的呢?这个糟糕的人,应该是卢梭,他浑身都散发着有毒和廉价气质。
21.梁漱溟
如何看待梁漱溟“中国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这一观点?
答:他说的很对。
这个观点,也是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又名《春秋大义》)一书中的中心思想。辜鸿铭在这方面,比梁研究的更深入些。辜鸿铭认为,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成熟了。达到了智慧的巅峰。
而西方人,则一直在和他们的愚昧博斗。辜鸿铭认为,西方文化,核心特征就是相信不可信的东西。以至于启蒙运动之后,很多有头脑的西方人,和他们的蒙昧主义传统做文化切割,不得不搞出来实用主义这个文化手术刀。
而辜鸿铭对实用主义的评价,就是冷冷一笑:依然还是在相信不可信的东西嘛。
对于西方人指责,儒家思想,是死的智慧,是几千年停滞不前的,没有发展过的智慧,辜鸿铭的回答是:都到顶峰了,还怎么继续发展?就好比,你爬山都登顶了,还怎么继续往上爬?
他对西方文化和西方人那种居高临下的歧视,让很多西方人吃不消。英国作家毛姆就领教过,心理的阴影面积被搞出来很大一块。在他眼里,西方人就是猿猴。
碰巧猿猴捡了个现代科技这个大杀器,暂时的打了中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对此,辜鸿铭说,中国人历来,都是很擅长机械制造这个领域的,只要中国人学习了西方的科技,总有一天,会超过西方人,并能征服他们。
辜鸿铭的这本书,很有洞见。至少,他预言正确了两件事:1、中国将在工业文明方面,赶上西方。以至于超过,并征服他们。2、德国才是欧洲精神和文化的真正继承者,英法将成为破落户。
这是一本写于年的书,很多事情,都被他预测到了。
可能,习惯于跪舔西方的中国人,也就是文化意义上的亡国奴,认为辜鸿铭是自吹啊,是穿越大五毛。等等。建议开喷之前,请诸跪舔帝,狭隘的国产西方中心主义者,能心平气和的看看这本书。
梁漱溟和辜鸿铭,都是在西方中心主义语境下,新文化运动将中国本土文化连根拔起的悲怆文化浩劫中,发出了这种东方主义文化贵族的声音。当然了,他们都是不彻底的华夏文化贵族,都有很严重的缺陷。
梁漱溟佞佛,喜欢胡说八道,辜鸿铭则对满清鞑子充满好感。读辜鸿铭这本书的时候,需要注意到他的局限性。
刨去对满人的好感这一局限性之外,辜鸿铭,应该算是中国最后一位儒士。他一辈子,都在捍卫这个文化道统。在他之后,兴起的新儒家这个潮流,已经没有道统可以捍卫了,他们放弃了战斗,选择了投降,在一种文化半殖民地里苟且偷生,为了混一碗学术饭,可耻的干起了西学东渐援佛入儒的恶心营生。
辜鸿铭还有一个局限性:认为日本继承了华夏道统。
答:满清民国的儒生都那样,既尊满人鞑子的治统,又对真正的华夏道统充满向往,于是只要眼巴巴的往日本那边瞟。他们想都不敢想,在中国本土恢复华夏道统。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