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平安医院 http://www.mvdtj.com/
回顾
先来看看你的上期学习情况
问题:雄黄的内服量应控制在()
选项:0.03~0.06g0.05~0.1g
0.3~0.6g1~2g
正确答案:0.05~0.1g
投票
本期小测试
李俊梅资深双证执业药师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章节
第8章中药的贮藏与养护
第一节 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考点一: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1.虫蛀
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如:白芷、北沙参、薏苡仁、柴胡、大黄、鸡内金。
2.霉变
如:牛膝、天冬、马齿苋、菊花、蕲蛇、五味子、人参、独活、紫菀等。
3.泛油
称“走油”,是指饮片表面返软、发黏、颜色变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含挥发油:当归、苍术;含脂肪油:柏子仁、桃仁、杏仁;糖: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
4.变色
由浅变深,如天花粉、山药、白芷、泽泻(天山之邪);
由深变浅,如黄芪、黄柏;
由鲜艳变暗淡;如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等。
5.气味散失
如肉桂、沉香;豆蔻、砂仁粉碎后。
6.风化
含结晶水的无机盐类,如胆矾、硼砂、芒硝等。
7.潮解
如青盐、咸秋石、芒硝等。
8.粘连
如芦荟、没药、乳香、阿魏、鹿角胶、龟甲胶、天冬、熟地等。
9.腐烂
鲜药,如鲜生姜、鲜生地、鲜芦根、鲜石斛等。
考点2: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质现象
1.虫蛀
蜜丸、水丸、散剂;
2.霉变
蜜丸、膏滋、片剂;
3.酸败
合剂、酒剂、煎膏剂、糖浆剂、软膏剂;
4.挥发
芳香水剂、酊剂;
5.沉淀
药酒、口服液、注射液等。
第二节 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
考点一: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温度、湿度、日光、空气、霉菌、虫害、包装容器及贮存时间。
湿度
一般炮制品绝对含水量7%~13%,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5%。当相对湿度达到75%,温度30℃,易发生霉变,相对湿度高于75%时,盐类易潮解等。
虫害
温度在18℃~35℃,药材含水量达13%以上及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最利于害虫繁殖。
第三节中药贮藏
考点1:中药贮藏的环境要求
1.遮光
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
2.密闭
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3.密封
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4.熔封或严封
防止空气和水分侵入,防止污染;
5.阴凉处
不超过20℃的环境;
6.凉暗处
避光并不超过20℃的环境;
7.冷处
2℃~10℃的环境;
8.常温
10℃~30℃的环境。
考点2:中药饮片的贮藏要求
1.含淀粉多的:放通风、干燥处,如泽泻、山药、葛根、白芍。
2.含挥发油多:放阴凉、干燥处,如薄荷、当归、川芎、荆芥。
3.含糖分和黏液质多的:放在通风干燥处,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
4.种子类应放在密闭缸、罐中贮存,如紫苏子、莱菔子、薏苡仁、扁豆。
5.酒制者及加醋制的应贮于密闭容器,置阴凉处,如当归、常山、大黄、芫花、大戟、香附、甘遂。
6.盐炙饮片应贮于密闭容器中,如泽泻、知母、车前子、巴戟天。
7.少数贵重药应专人保管,如麝香瓶装密闭;牛黄在霉雨季放石灰缸中;人参在霉雨季放石灰箱内。
考点3:中成药剂型与贮藏要求:密闭、阴凉
1.散剂
易吸湿或风化,充分干燥后,以防潮性能好的包装材料包装。
2.片剂
中药片剂极易吸潮、松片、裂片以致粘连、霉变等。
3.煎膏剂
出现结皮、霉变、发酵、变酸、糖晶析出。
4.合剂
阴凉处保存,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5.酒剂
在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6.应遮光
软膏剂、注射剂、酊剂、眼用制剂
7.胶囊剂
贮存温度不宜超过30℃。
8.栓剂
应在30℃以下密闭保存。
第四节中药养护
考点1:传统养护技术
1.清洁养护法
是防止仓虫入侵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方法。
2.除湿养护法
吸湿防潮法
(1)小库房全部密封后,放入干燥剂。
(2)选择一定的容器加入干燥剂,干燥剂有生石灰块、无水氯化钙。
3.低温养护法
温度一般控制在2℃~10℃。如:哈蟆油、银耳、人参、菊花、山药、枸杞子、陈皮等。
4.高温养护法
温度一般高于40℃,但不能高于60℃,否则,易破坏有效成分,对含挥发油的药物不适用。
5.对抗贮存法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或一种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同贮,相互克制起到防虫、防真菌的作用。如:牡丹皮与泽泻、山药同贮,蛤蚧与花椒、吴茱萸或荜澄茄同贮,蕲蛇或白花蛇与花椒或大蒜瓣同贮,土鳖虫与大蒜同贮,人参与细辛同贮,冰片与灯心草同贮,硼砂与绿豆同贮,藏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等。
(每年都考)
考点2:现代养护技术
1.干燥养护技术
主要有远红外加热干燥养护法、微波干燥养护法。
2.气调养护技术
降低氧气或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以杀死害虫和真菌。
3
60Co-γ射线辐射杀虫灭菌养护技术。
4.包装防霉养护法
即无菌包装。
5.气幕防潮养护技术
可以达到防潮的目的。
6.蒸汽加热养护技术
即利用蒸汽杀死饮片中的真菌和害虫。
7.气体灭菌养护技术
即利用环氧乙烷防霉技术和混合气体防霉技术。
8.中药挥发油熏蒸防霉技术
以荜澄茄,丁香效果最好。
章节
第十章 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
第一节 老年人的中药应用
考点一: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
1.增加毒性
麝香保心丸与地高辛等强心类药物联合用药;
2.降低疗效,必要时间隔服用
抗酸类(胃溃疡药)西药避免与含黄酮类的中药如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银杏叶片等同时应用,以间隔1小时为宜;
3.降低疗效,必要时增加剂量
培元通脑胶囊、益心通脉颗粒、活血通脉片等含有甘草、人参、鹿茸等成分与降糖药二甲双胍、消渴丸、阿卡波糖和胰岛素产生拮抗。同时避免与阿司匹林合用,防止加重对胃黏膜的损伤。
4.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
(1)一般应从“最小剂量”开始。(2)甘草1~3g能调和药性,5~15g能益气养心,大量服用或小量长期使用,患者可出现水肿、低血钾、血压升高等;(3)大黄用量1~5g泻下,小剂量0.05~0.3g收敛而便秘;(4)苏木量小和血,量大破血。(5)长期使用含马兜铃酸制剂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6)长期使用黄花夹竹桃(含强心苷),会发生洋地黄样蓄积中毒。(7)胖大海作为保健饮料长期泡服,易致大便溏泻、饮食减少、脘腹痞闷、消瘦。(8)长期服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紫雪丹、至宝丹等,会因蓄积而出现慢性汞中毒等。
(9)老年人使用某些中药或中成药要酌情减量,以下药物用量不宜过大。
阿胶、熟地、玄参等汁厚滋腻,易滞胃膈;
甘草、大枣、炙黄芪甘味过重,使人气壅中满;
黄芩、黄连、黄柏苦寒燥剂,易伤脾阳;
川芎耗气、红花破血;
六神丸、牛黄解毒丸(片)处方中有雄黄;
牛黄清心丸、磁朱丸处方中有朱砂;
舟车丸处方中有轻粉;
疏风定痛丸和跌打丸处方中有马钱子;
三物备急丸、三物白散、九龙丹处方中有巴豆。
第二节 妊脤期患者和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
考点1:妊娠期患者的中药应用
说明书中有关中药妊娠禁忌的描述一般有禁用、忌用和慎用3种。
舒筋活络酒不宜滥用(药典标示孕妇慎用,医生或药师可按禁用对待)。
考点2: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
复方甘草口服液(含可待因),哺乳期患者不宜滥用。
第三节婴幼儿患者的中药应用
考点1: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
1
用药及时,用量宜轻。
2
宜用轻清之品。
3
宜佐健脾和胃之品:山药、山楂、陈皮、六神曲、麦芽、鸡内金、白术。
4
宜佐凉肝定惊之品:钩藤、蝉蜕、僵蚕、地龙。
5
不宜滥用滋补之品。
考点2:婴幼儿患者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滋补药的对象应该是有虚证的儿童。随意甚至滥用中药滋补剂,如人参、人参蜂王浆、冬虫草精、北黄精等,不但达不到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
第四节 肾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
考点1:肾功能不全者用药
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1
明确疾病诊断和治疗目标
2
忌用有肾毒性的药物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产生新的肾损害
4
坚持少而精的用药原则
5
定期检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考点2:常见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
1
植物类
雷公藤、草乌、益母草、蓖麻子、麻黄、北豆根及其含上述中药的制剂如含雷公藤类中成药有雷公藤片、雷公藤总苷、昆明山海棠片等。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等均含马兜铃酸,巴豆、土荆芥、土牛膝、芦荟、苍耳子等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2
动物类
斑蝥、鱼胆、海马、蜈蚣、蜂毒、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蚂蚁丸、蛔虫散等。
3
矿物类
(1)含砷类:砒石、砒霜、雄黄、红矾,以及中成药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六神丸、砒枣散等。(2)含汞类:朱砂、升汞、轻粉、红粉,以及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安神补脑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等。
第五节 肝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
考点1:肝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
注意事项(与肾功能不全者一样)
考点2:引起肝损伤的中药及其主要化学物质
1.植物类
千里光、菊三七、三七、商陆、黄药子、苍耳子、蓖麻子、望江南子、相思豆、毒蕈伞、川楝子、艾叶、五倍子、石榴皮、诃子等。
2.动物类
蜈蚣、鱼胆、蟾蜍、斑蝥、猪胆。
3.矿物类
(1)含汞:朱砂、银朱、红粉、轻粉、白降丹等。(2)含砷:砒石、雄黄、代赭石等,毒性成分主要是三氧化二砷(As2O3),即砒霜。(3)含铅:铅丹、密陀僧等。
下期不见不散~
扫下图